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k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思想是数学科学经过思维活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的本质结果,其中具有奠基性、总结性并且应用最广泛的部分,被称之为基本数学思想。转化思想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广泛,是小学阶段的基本数学思想之一。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关于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研究还不系统,对转化思想实际应用的研究更是匮乏。转化思想的应用是小学数学解方程教学的关键,而实际上,不仅涉及此领域的研究少之又少,而且转化思想在“解简易方程”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所以,开展关于“解简易方程”教学中转化思想应用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小学数学教科书“解简易方程”部分涉及转化思想的分析以及研究转化思想在“解简易方程”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两部分。研究从数学思想、转化思想、方程和解简易方程的概念入手,来分析应用转化思想所遵循的理论基础并指出转化思想在“解简易方程”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中“解简易方程”部分内容进行分析,梳理了其中涉及转化思想应用的相关知识点。研究过程中,运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以及内容分析法对“解简易方程”教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进行实际调查。经调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教科书中各类型方程数量占比不均影响转化思想应用,涉及转化思想的例题和习题难度不够;教师教学中对数学思想缺乏重视,在“解简易方程”教学中应用转化思想不充分,对学生应用转化思想情况了解不全面以及在课堂中教师刻意回避转化难点内容的教学;学生在解方程中对语言转化的应用存在困难,部分学生解题步骤不规范等。通过分析存在问题,发现背后的原因有:教科书编写者对转化思想应用的重视不够,对应用转化思想影响思维的重要性强调不够;部分教师教学责任感、专业知识素养有待提升,过于强调应试教育导向;学生数学学习素养差异性大,解题缺乏耐心、信心和审美。基于以上转化思想应用于小学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本研究主要从教科书、教师、学生三个方面提出了转化思想应用于“解简易方程”教学的相应对策并设计相关内容案例分析。希望能给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者和教师“解简易方程”教学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照。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职业人群运动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开展职业人群行为干预及制定相关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7—9月采取方便抽样方法从北京市16个区的32家单位中选择1 653名轻体力劳动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职业人群运动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计划行为理论变量和运动行为。采用SPSS19.0和AMOS18.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 1
化学科目考试,为了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所以各级各类的大型考试命题力争做到原创,原创试题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更加注重化学与STSE的关联。而原创试题中,一样的新闻背景,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变更命题角度,可以适用于不同层面的学生。请看下面的几组范例:【案例1】再度聚焦白磷弹
期刊
一、高考情况分析当今高考化学试题在高考评价体系框架的引领下,科学设置考查内容,保证基础性、加强综合性、增强应用性和探索创新性,满足高等学校对高素质人才选拔的需要。而反应热计算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知识点,在历年高考题中很受青睐,具体考情分析如下表:二、解题方法介绍反应热的计算题型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根据反应物
期刊
为满足日益严苛的碰撞测试要求,该文提出一种采用大刚度弹簧组控制波形形状的设计方案并通过该方案研制出一套纵向冲击试验台,能够精准复现半正弦波形。通过改变和搭配台面高度、弹簧组弹簧数量、试验配重质量等几个重要控制参量,可以实现对纵向冲击试验台碰撞波形脉宽和峰值的控制,保证200G及以下高G冲击试验的顺利开展。该文提出的纵向冲击试验台是对现有滑台设备试验能力的一个补充,同时该方案对设计和开发新的碰撞测试
目的:了解介入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各因素对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路径,为有关部门制定提高介入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马氏职业倦怠量表、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393名介入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介入医务人员高危心理障碍检出率为63.6%,不同文化程度、编制、职称、介意放射线的调查对象高危心理障碍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反应热的概念剖析任何化学反应过程都伴随有能量的变化,用反应热来定义这种能量的变化,这是反应热的基本概念。对于该概念的教学需要把握以下三个要点:一是符号,二是单位,三是判断方式。前两个要点相对较为简单,只需简单记忆即可,最后一个
期刊
浙江省选考第30题为加试题第1题,考查无机化学与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选拔功能较强。一、浙江省选考第30题特征回眸浙江省第30题为加试题,以试题组合题的形式呈现,题目往往围绕一个有实际背景的可逆反应,由多个小题组成。各小题有一定的独立性,分别考查不同的知识点,如元素化合物知识、热化学(如盖斯定律)、电化学、速率平衡、电
期刊
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属于高考的新增考点,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和难点,如2018年全国卷Ⅰ题28、全国卷Ⅱ题27、全国卷Ⅲ题28、北京卷题27、江苏卷题20、海南卷题16均考到此类题型。对于此类题型,不是盖斯定律内涵难理解,而是学生很
期刊
高考题中数图形式呈现信息已成为增大试题难度的常考形式,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对图象类习题的研究,加深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现针对"能量与反应过程"的系列图象的分析基础上,利用"能量变化图"体现物质之间的能量关系,借以挖掘物质能量的大小关系、守恒关系、物质的稳定性等信息,突破此类难题,形成策略性知识。在高考试卷中,考查盖斯定律的试题出现频率较高,属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反应热的计算是高考的重点及热点,属于必考知识点,笔者对2016~2018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中反应热的计算进行了统计与梳理,其中"盖斯定律"型反应热的求解最为常见。(见表格1)2018年高考真题中有关反应热的计算除天津卷外其他为"盖斯定律"型,本文对此题型的题型特征、解题策略等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