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以高昂的基调,深刻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作为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晴雨表和中国工业题材小说的滥觞,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还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以现代性视角切入,可重新挖掘出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精神内涵,且通过综合中西方对于现代性概念的理解和中国学者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到十七工业题材小说在人的精神层面既展现出一种现代性的追求,同时也存在着现代性的缺失之处。其现代性追求可归纳为妇女的解放精神、工业秩序理念、生产伦理意识和时代意识四个方面,其缺失之处则表现在个性的压抑、理性的膨胀和传统的黏连三个方面。结合文本分析可探知,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现代性问题,应该从不同层面进行综合分析,单一的评价标准难免会失之偏颇。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受政治历史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也有其特殊的文学价值,且与西方的现代化发展要求并不矛盾。其对于现代性的追求和缺失都是以一种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作为内在扭力,顺应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体现了中国文学的进化论意识形态。中国当代的工业题材作品创作应该延续这条发展脉络,从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中吸取经验,接过传统农业文学的衣钵,以现代笔触描绘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中国,使中国文学真正拥有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