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各种不同类型、结构的大型工程建筑物日益增多。建(构)筑物的建造、运营过程中各阶段的安全保障已日益成为人们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对建筑实施变形观测,是保障建筑物在整个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所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而在所有的变形观测中,竖直方向上的变形观测(即沉降观测)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这一课题,相关领域的人们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产生出了众多严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相关操作规范。目前,沉降观测已成为测绘工程领域里运用极其广泛的一个分支。云南位于地震高发区,各类建筑特别是人员密度较高的公共建筑的抗震安全性能就格外重要。在科技的飞速发展下,一些针对建筑物实施减震、隔震的技术应运而生。目前实践的结果表明,那些应用了基础隔震技术的大型、复杂、高层的建筑物在抗震性能及整体安全性方面可以显现巨大的优势,且成本低廉,故大范围的推广普及已成为必然的趋势。隔震建筑自然都需要进行沉降观测。然而,应用隔震技术会改变建筑物的很多结构和特性,给沉降观测带来一定的技术操作上的困难,并且目前对此类建筑的沉降观测的实践尚少,还缺乏对有效方法的系统化的探究。本文旨在结合本人参与的工程实例,阐述针对大型隔震建筑实施沉降观测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系统探讨总结其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技术手段、实施方法流程以及数据处理分析等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