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和实验室分子标记两部分工作,从铁7922及其改良新系的生物学性状、配合力水平、分子遗传差异三方面评价铁7922的改良效果。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以苏湾种质系为测验种,铁7922及其改良系为母本,组配100个杂交组合。应用部分平衡格子方对100个组合进行3点的田间鉴定。调查产量等15个农艺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配合力估算及各性状遗传方差成分的估计,系统的评价铁7922自交系的改良效果。同时探讨SSR分子遗传距离与各配合力效应的相关性。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铁7922改良系在配合力方面取得的改良效果铁7922及改良系T123、1164、QR29、440-4和1061的产量GCA呈正效应,且T123、1164、QR29的效应达正显著水平,440-4和1061的效应虽未达显著但高于铁7922。改良系QR25、21170为负效应但与铁7922的差距不明显,A26、A30则达负极显著水平。T123、1164、QR29的产量潜力优于铁7922,440-4、1061、QR25、21170与铁7922相比产量GCA效应相差不明显,产量潜力变化不大,能保持配合力水平的稳定。而A26、A30则不如铁7922。在穗部性状中,各改良系取得的改良效果不同。获得多个性状有利改良的是T123、1164和QR29;440-4、21170、QR25只有两个性状GCA得到有利提高;1061、A26和A30则在多个穗部性状GCA效应降低,且为不利效应。在产量潜力得到显著提高的三个改良系T123、1164和QR29,除了QR29没有取得株高、穗位GCA效应降低的潜力,T123获得了植株性状方面的良好改良效果,达到了在提高或保持铁7922高配合力水平的基础上降低株高与穗位的目的。440-4的茎粗GCA效应增大,而21170的株高、穗位GCA效应增大显著,没有达到改良目的。A26和A30虽然在植株性状上取得的改善效果最好,但它们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表现不好,不满足稳定保持铁7922高配合力水平的初衷。1164的抽雄期GCA效应增大显著,QR29具有延迟散粉期GCA效应的能力,A30的抽雄期、散粉期、吐丝期GCA效应负显著,具有提早花期的作用,但散粉吐丝间隔期ASI会被拉长,散粉吐丝间隔期ASI效应明显变大的还有21170。2、改良系的生物学性状差异改良系与铁7922自交系在农艺性状上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株高、穗位高降低的是a26、qr25、t123,其中以a26的降幅最大;1061、a30、1164的穗位高有所降低,株高略有增加但幅度不大。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增大最多的分别是1164、a26、21170、qr29、21170;秃尖增长最多和缩短最大的分别是440-4、21170。花期提早3天及以上的改良系有21170、a26、a30、t123,延迟明显的是qr29和1164。3、铁7922及改良系的遗传差异各改良新系在玉米10条染色体上检测到的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与铁7922有所不同,说明改良引起基因水平上真实的变化。在10条染色体上共检测出的总等位基因个数由多到少依次是:qr29>a30>21170>铁7922>t123>qr25>1164>1061>a26>440-4,且各改良新系在相同染色体上检测到的等位基因个数不同。qr29在1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个数是最多的,比铁7922的多11个;t123在1号、10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个数多余铁7922的,在其余8条染色体上则少于铁7922的;1164是第5号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个数最少的改良系,仅3个;a26除了第10号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个数比铁7922的少;440-4只在第1号染色体上多余铁7922。1061、qr25与铁7922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两者获得的改良变化较小;而t123与铁7922有着最小的遗传相似系数,说明t123取得的遗传差异最大。9个改良系两两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357~0.8522之间,遗传相似系数最大的是改良系qr25与1164,最小的是改良系440-4与t123。4、改良新系的综合评价及利用潜力铁7922自交系得到了真实的改良且各新系取得的改良效果不尽一致。t123、1164、qr29、440-4获得较多的、有利的、良好的改良效果,利用潜力较大;1061、qr25、21170取得的改良效果不明显,在配合力水平上与铁7922相当;a26和a30的改良变化很大,除了株高、穗位显著降低是符合改良目标的,产量等多数性状呈负面效应,改良效果差,利用价值低。本试验组合平均产量为665.5kg/666.7m2,超过平均产量的组合占53%,表明铁7922及其改良系×苏湾系这一杂交模式的优势明显,反映了瑞德×苏湾这一杂优模式的育种价值。筛选出3个强优势组合:1164×s273、qr29×927、t123×s65,产量分别为854.5kg、853.5kg、789.9kg(666.7m2),分别比对照金玉1号增产10.22%、10.09%和1.9%,比对照黔单100增产14%、13.9%和5.4%。5、分子遗传距离与产量、产量及其它性状配合力效应的相关性分子遗传距离与小区产量、对照优势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37。分子遗传距离与各性状SCA效应的相关性极小,都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与组合双亲一般配合力之和有一定的相关性;与产量、穗粗、百粒重等性状TCA效应达显著相关,但与植株性状、花期性状的相关性不大。小区产量与大多数性状总配合力效应、一般配合力效应之和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与产量总配合力相关系数为1,但与特殊配合力效应的显著性不明显。各性状配合力效应与小区产量的相关程度大于与分子遗传距离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