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纤丝的制备及其改良杨木胶合板的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森林资源缺乏,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木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大力发展人工速生林是缓减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也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补充木材资源供应不足的重要形式。我国杨树资源丰富,速生杨树已经广泛用作人造板原料,有效缓减了我国木材供需矛盾。然而,速生杨木单板质地松软、密度低,限制了杨木胶合板的使用范围;此外,豆胶虽然价廉、量广、可再生、易于施胶操作且无毒无味试用期长,但普通大豆胶黏剂耐水性差、胶合强度低,而且耐腐蚀性差、易于生物降解,所以需要进行改性处理以期提高耐水性以及胶合强度。为此,本论文目的是通过采用杨木微纳纤丝改良豆胶和脲醛胶杨木胶合板的性能,使其能够适应更多的应用途径。本文选用杨木纸浆纤维为原料,研究了超声波破碎仪制备杨木微纳纤丝的工艺。并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布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现代分析仪器,对杨木微纳纤丝的形态、结晶度等性能进行了分析。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研究了杨木微纳纤丝对豆胶的影响。通过DMA分析微纳纤丝改性前后的豆胶,发现微纳纤丝显著改善了豆胶的抗弹性形变能力。通过脲醛树脂和三聚氰胺树脂胶粘剂固化反应的机理,分析杨木微纳纤丝对脲醛树脂和三聚氰胺树脂胶粘剂产生的作用。为了提高杨木胶合板的胶合性能,将杨木微纳纤丝作增强相,在豆胶中加入1%—5%,制造豆胶杨木胶合板,双面涂胶量为480 g/m2,热压温度160℃、热压时间80 s/mm(板厚)、热压压力1.6 MPa。试验结果表明:在豆胶中加入3%杨木微纳纤丝时,豆胶杨木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最高,比未添加微纳纤丝的豆胶杨木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提高了56%。将杨木微纳纤丝作增强相,在脲醛胶中加入1%-10%,制造脲醛胶杨木胶合板,双面涂胶量为280g/m2,热压温度115℃、热压时间75s/mm(板厚)、热压压力1.2 MPa。试验结果表明:在脲醛胶中加入1%-10%微纳纤丝,脲醛胶杨木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提高了35%。为了提高杨木胶合板的表面性能,将杨木微纳纤丝作增强相,在三聚氰胺树脂中加入1%—5%,对杨木胶合板表面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三聚氰胺树脂中添加了3%-5%微纳纤丝后,染色杨木胶合板的色牢度有明显改善,色牢度增加了20%;在三聚氰胺树脂中添加微纳纤丝处理杨木胶合板后,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杨木胶合板的表面耐磨性能,其中,添加1%微纳纤丝三聚氰胺树脂处理的杨木胶合板表面耐磨性能最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对胃癌细胞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π)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人胃癌细胞株BGC-823进行培养,加入丝裂霉素后5h和10h后采集细胞,进行免
超分子弹性体是以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而成的超分子聚合物,从而使超分子弹性体作为一种与传统弹性体截然不同的新型弹性体材料而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超分子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并
根据弹箭外弹道方程生成RAM类弹的实际飞行轨迹,针对不同速度RAM弹类目标类抛物线飞行轨迹特性,从防空高炮提前跟踪角速度方面考虑,给出了防空高炮随动系统无法及时跟踪RAM类
目的:建立清肺抑火片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UltrasphereTM-ODS-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1%磷酸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1,柱
新闻报道如何做到既受人民群众喜爱、又受地方党委政府关注,一直是个“两难”的问题.“走转改”活动的开展,使“两难”转变为“双赢”成了可能.在“走转改”活动中,只要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