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由于受到国内社会经济制度的改革、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国际商业主义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杂志自身之特征,财经杂志已在我国掀起了杂志发展史上的“第三次浪潮”,竞争主体已达100多种,广告份额与日俱增。
过快的发展速度使新生的财经杂志市场呈现出种种问题,而尤其严重者即为全方位的同质化竞争,主要表现在杂志受众定位、杂志元素(如杂志刊名、策划手段以及报道内容等)雷同,彼此之间替代性强等诸多方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从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就宏观方面来讲,主要体现在:1.财经杂志受众群尚不成熟,例如总体上处于数量猛增、结构混乱、阶层意识模糊的状况,以及对财经杂志的消费集中度相当低;2.财经杂志价值观同质化;3.财经杂志市场的不成熟;4.广告市场的短期诱惑。从微观层面来讲,各财经杂志也有模仿的激励,而对创新能力、资金能力较弱的跟随者和缺乏财经杂志运作经验、事业发展相对缓慢的机会主义者尤其如此。
在第二章中,本文通过对两个案例《财经》和《理财周刊》的详细比较分析,总结了其在避免同质化竞争方面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两者虽然都注重品牌建设,并强调杂志内容的必读性,但其实现途径却各有特色。另外,它们由于受众定位不同,所以更多地采取了不同的运作和管理手段,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对财经资讯的报道手法不同、对财经资讯的时效性要求不同、对财经资讯的地域性要求不同、以及对财经新闻报道的权威性重视程度不同等几个方面。
受众群在未来的发展情况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财经杂志的发展趋势,因此,论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具体论述受众群的发展走势对财经杂志未来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指出,我国财经杂志要想避免同质化竞争,做强做大,必须加强四方面工作,即细分受众、错位定位,实行受众数据库管理,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增强影响力,以及实施培育专家型记者队伍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