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廉价生物质生产L-乳酸新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un89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乳酸作为生物基大宗化学品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凸显,环境保护需求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探索使用农业副产品作为非粮原料发酵生产L-乳酸已成为维护国家粮食战略储备水平,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落实环保政策的重要途径之一。探究高效地利用农业副产品发酵生产L-乳酸,并为进一步的放大化生产提供实用可靠的技术支持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工作如下:1、作为米糠提油后的重要副产品,脱脂米糠富含淀粉、蛋白和无机盐。在脱脂米糠水解液发酵生产L-乳酸的过程中,摇瓶实验证明,脱脂米糠水解液作为唯一底物产酸可以有效替代mMRS培养基。在5L罐水平的批次发酵实验中,L-乳酸的时空产率为3.63 gL-1 h-1,产量为142 gL-1,糖酸转化率为94.5%。对以脱脂米糠为原料发酵生产L-乳酸的工艺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经济核算,L-乳酸的发酵成本为玉米淀粉&酵母浸粉培养基的57.72%,为玉米淀粉&玉米浆粉培养基的87.8%。此外,饲料蛋白作为该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副产品,可在以上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成本支出的64.0%。2、研究了以脱脂米糠和玉米糠为代表的糠类淀粉质为原料采用同步糖化发酵的方式生产L-乳酸,产量分别达到了 82.7 g Kg-1和85.5 g Kg-1下罐浆液。进一步地,以白糠为原料,采用耐热凝结芽孢杆菌B.coagulans LA-15-2,在开放式同步糖化条件下发酵产L-乳酸。在批次发酵过程中,采用分段控pH的抑菌策略,乳酸产量为117 gL-1,时空产率和糖酸转化率分别达到了 2.79 g L-1 h-1和98.75%,由于避免了灭菌和复杂的原料预处理过程,蒸汽消耗量较以脱脂米糠水解清液发酵产L-乳酸工艺下降了 41%,在发酵成本上是玉米淀粉&酵母浸粉培养基的36.2%,为玉米淀粉&玉米浆粉培养基的56.7%。3、基于纤维质原料甜高粱杆,采用耐热凝结芽孢杆菌B.coagulans LA1507开放式同步糖化发酵产L-乳酸的过程中,研究了不同纤维素酶用量和秸秆浓度对批次发酵的影响。确定了纤维素酶用量为25FPU g-1碱解处理后的甜高粱杆,初始秸秆浓度为10% (w/v)。在补料-批次发酵过程中,采用了分段式控制pH抑菌策略,L-乳酸的时空产率为1.59 g L-1 h-1,产量为111 g L-1。基于实验过程的物料衡算表明,L-乳酸的得率为0.437g g-1甜高粱秸秆。4、采用甜高粱秸秆作为L.RhamnosusLA-04-1的固定化载体,在固定化纤维床反应器中进行了 L-乳酸的反复批次发酵过程。反复批次发酵过程共包含了 15个批次发酵过程,在每批次发酵中,L-乳酸的产量在80-O0gL-1,时空产率维持在3.8-4.0gL-1 h-1,糖酸转化率在80%左右。5、以甜高粱汁为原料,采用产蔗糖转化酶的菌株L. rhamnosus LA-04-1,以反复批次发酵的方式产L-乳酸,菌体回用采用中空纤维膜过滤实现。工艺过程中克服了菌体的碳代谢抑制效应,实现了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同步利用。最终的菌体密度(OD620)达42.3, L-乳酸的时空产率由批次1的1.45 g L-1 h-1提高到批次6的17.55 g L-1 h-1。各个批次L-乳酸的产量维持在60 g L-1,糖酸转化率达到0.954 g g-1。6、为了实现以甜高粱汁为原料开放式发酵生产L-乳酸,采用B.coagulansLA1507 & rhamnosus LA-04-1 混合发酵产酸,对批次发酵过程中的pH控制方式,原料液糖浓度和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L-乳酸的产量和得率分别达到121 gL-1和94.6%,时空产率为2.18gL-1 h-1。此外,通过金属元素,磷元素和氨基酸成分分析,证明了玉米浆粉结合甜高粱汁替代酵母浸粉&无机盐培养基的可行性,在玉米浆粉&甜高粱汁培养基下,L-乳酸产量,糖酸转化率和时空产率分别达到了 118 gL-1,92.1%和1.84g L-1 h-1。7、以玉米秸秆为底物采用两段式发酵的方式联产乙醇和L-乳酸,实现了玉米秸秆水解液中可发酵糖向发酵产品的高效转化,克服了天然酵母菌无法利用木糖的弊端,提高了底物利用率。以含有120gL-1葡萄糖和33 g L-1木糖的玉米秸秆水解液为底物,乙醇和L-乳酸产量分别达到了 50.3 g L-1 和 24.25g L-L。8、研究了基于乳酸镁结晶的包含产品在线移除的反复批次发酵过程,乳酸镁结晶沉淀可在发酵温度(42 ℃)下进行,且无需添加晶种。L-乳酸浓度为143 g L-1,时空产率和糖酸转化率分别达到2.41 gL-1 -1和94.3%。在四个结晶循环中,发酵液回用率和乳酸移除率的平均值分别为64.0%和77.7%。此外,与补料批次发酵相比,此工艺过程节省了 40%的水,41%的无机盐和43%的酵母浸粉用量。基于乳酸镁结晶的反复批次发酵过程在降低发酵原料用量的同时,降低了发酵废水排放量,为推动L-乳酸的绿色环保生产奠定了基础。9、研究了以脱脂米糠为底物发酵生产L-乳酸的工艺放大过程,在150 L发酵罐水平上进行的米糠糖解清液发酵实验中,L-乳酸产量为145 g L-1,时空产率和糖酸转化率分别达到2.38 g L-1 h-1和94.9%,进一步的中试平台建设为实现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在500 L发酵罐水平上基于脱脂米糠的同步糖化发酵实验中,最终L-乳酸产量为88 g L-1,时空产率和糖酸转化率分别达到2.46 g L-1 h-1和87.65%。此外,对两种发酵方式在年产2000 t L-乳酸规模水平上进行了工艺过程评价。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对抗JTIDS联合仿真的现实需要,设计了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对抗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仿真构架,讨论了联合仿真系统联邦成员的构成和功能,分析了主要联邦成员
<正> 粪便常规检验对许多疾病,特别是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很大的意义,所以是临床上最常用最简便的检验之一。粪便常规检验粪便常规检验主要包括肉眼观察和显微镜检
针对全氢罩式退火炉内罩内的温度分布规律,进行了实验测试,依据测试结果,对内罩内的传热过程进行了合理简化,进一步建立了以钢卷温度场计算为核心的退火热过程数学模型。通过
在护士执业资格证的考前辅导工作中,针对我校应届毕业4个班级的中专护生中的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采取团体咨询、个别辅导和心理问题解答三种形式,运用一般性心理支持和认知
【正】 一、热情关怀差生是由对立转向信任教师的关键差生一般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与错误,经常遭到人们的岐视和打击,他们是安全感、自尊心受到挫折的特殊儿童。他们往往带着
<正> 从发现维生素C(以下简称VC)开始,至今已逾半个世纪。此间,人们虽对它作过不少研究,但对其在人体内的种种复杂的功能,却仍未清楚。60年代初,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对许多
地质雷达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具有检测范围广、时间快、效率高的特点。本文以福建某高速公路某隧道为例,通过地质雷达检测图像,分析了隧道衬砌在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病害情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和珠海市地面自动气象站资料,对1208号台风"韦森特"的路径和强度进行分析,发现"韦森特"具有长时间持续、徘徊少动和短时间内强度迅
"留守儿童"的概念,最早是在2005年由周宗奎、段成荣等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留守儿童即其父母有一方或者双方均外出打工,需要祖辈及亲属照料的儿童群体。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与非
本文利用SWOT矩阵模型,对延安民营企业王家坪实业发展集团品牌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总结归纳,以期对延安民营企业品牌战略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