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演讲作为一种重要的言语交流手段,在国际交流中越来越彰显出其重要性。言语交流的效果往往会对国际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修辞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与人类的各种交际活动分不开,渗透在西方各类政治活动中,如政治演讲、外交演讲等过程中。合理地在演讲中运用修辞能够成功说服他人,使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主张,同时,也可以加深彼此的沟通理解。演讲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受众对演讲的成功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研究演讲中的修辞受众对促进国际间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中美关系作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一极,两国间的对话备受瞩目。《奥巴马上海演讲》是奥巴马在上海会见青年学生时,就美中关系的未来向中国青年直接发表的讲话,是他的成功案例之一,一时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从西方新修辞学的角度,以佩雷尔曼受众观为依据,分析奥巴马的上海演讲,探讨奥巴马如何在特定的修辞情境下,通过运用适当的修辞方法及修辞技巧来宣传美国的对华政策,促进中美关系的合作发展。佩雷尔曼认为受众在演讲中具有关键地位,演讲必须适应听众。受众理论可以区分好的演讲与坏的演讲。很多成功的演讲与演讲者熟练了解其受众分不开。本文运用佩雷尔曼的受众理论,结合其提出的“在场”与“同一”概念对奥巴马上海演讲进行定性分析。论文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奥巴马如何针对当时特殊的修辞情境了解他的受众;(2)奥巴马如何运用修辞对受众进行构建;(3)奥巴马如何运用修辞技巧帮助他与受众达到“同一”,让受众接受他的观点。透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受众在演讲中的关键地位。奥巴马是位了解受众、善于在政治演讲中成功运用修辞方法和技巧的演说家。在上海演讲中,奥巴马熟知他的受众,并善于根据特定的情境,巧妙地运用修辞技巧,创造出“在场”,对听众进行诱导、劝说,使演讲者与听众之间沟通理解产生共鸣,进而达到“同一”,大大地提高交流的效果,增进了中美之间的理解。由此可见,从西方修辞学的受众观这个新颖的角度来分析政治演说,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对话语,交流艺术的修养以及提高言语交流效果都能提供有益的帮助。也对促进国际间的交流有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