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江江油市城区河段综合治理工程Ⅲ级闸坝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的工程,它的安全使用关系国计民生。确保这类工程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对于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建设和应用,为工程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涪江江油市城区河段综合治理规划的Ⅲ级闸坝工程区(包括闸址区和约4km长的库区)工程地质问题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岩体力学、流体力学及数值模拟等理论和方法,研究了闸坝场地稳定性及地基变形与稳定性、水库渗漏和江油市城区沼泽化等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问题,获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通过区域地质资料收集分析和现场调研,对闸址及库区场地区域地质环境、地层结构及岩性分布、地质构造和场地稳定程度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场地属于距离龙门山活动断裂带最小距离约20km的江油构造盆地相对稳定的地块内,场地基本稳定;工程区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稍密至密实含漂砂卵砾石层,基岩为侏罗系中厚至厚层状缓倾角砂质泥岩与泥质粉细砂岩互层,岩性相对单一;闸址区为单斜构造,无断裂带发育,构造节理等弱面不发育,地质构造简单。地质结构和构造简单,闸址基岩岩体宏观上较为均一,没有倾向下游的贯通性构造结构弱面,对坝基稳定有利。(2)通过钻探资料和地面工程地质测绘资料分析,结果显示闸址区岩层走向与河流流向基本一致,没有控制闸基稳定性的层面和构造弱面,但中风化地层中发育断续分布的强风化夹层或透镜体;对此在确定最不利潜在滑动基础上,利用坝基岩体极限平衡方法进行了分析,其稳定性系数为2.03-2.32,表明坝基抗滑稳定。(3)利用数值计算对坝基的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坝基变形以垂直变形为主,垂直变形和水平变形存在差异性,但其量值在相关规范规定的限值内;局部出现破裂现象但没有形成贯通性破裂面,其综合安全系数为1.80-2.20,与极限平衡稳定性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所以闸基稳定性及变形满足要求。(4)根据水库运行过程设计、水文资料和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分析结果,利用理论及数值计算方法,对库区堤坝在不同工况下渗流的分析结果表明,堤基卵石层在水库正常水位时渗漏较为严重,影响水库枯季储水,需要封闭防渗。(5)利用理论及数值计算方法,预测分析了水库蓄水前后江油城区地下水位的变化特征,结合城区建闸前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地层结构和现有建筑物基础情况分析了建闸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建闸及库区堤坝封闭防渗后,城区地下水位丰水期上升1.48m-2.69m,枯水期上升0.98m-2.73m;建闸蓄水不会出现浸没和沼泽化现象,也不会对建筑物造成影响。
其他文献
绿色节能和建造工业化已成为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装配式外围护墙板必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砖砌体。本文通过对装配式外围护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
粘贴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补强结构物的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但采用预应力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固补强结构物的方法还未广泛应用到实体工程中。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采用预应力碳纤
支盘桩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桩型,具有承载能力高、嵌固性好、技术经济指标优越等特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研究表明,设置支盘的支盘桩的承载力与等直径桩相比可以提高2倍
本课题以国家高科技发展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编号:2007AA 11Z102)为依托,以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建设为工程背景,深入探讨厚软基跨海桥梁逆作法复合基础的受力机理。本文以室内模型
CFG桩复合地基广泛应用于多层、高层建筑及高速公路路基处理等土木工程领域。采用弹性地基模型设计地基基础时,如何确定CFG桩复合地基反力系数是一个在实际工程中亟待解决的
随着煤矿井筒注浆深度的增加,研制一种新型的液力调速高压注浆泵来满足煤矿立井深井地面预注浆是迫切需要的。可调式液力变矩器与泵头、动力源是否能合理的匹配,关系到注浆泵的
边坡临界滑动场理论已成功的解决了边坡和土压力的相关问题,但折线挡土墙和有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土压力的计算研究还未涉及到,本文是对临界滑动场理论的推广和拓展,研究了折线
加筋水泥土桩锚支护结构是一种深基坑支护新技术,该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一些软土地区的基坑支护工程中,尤其是在淤泥土层较厚的地区也已经成功应用。但是目前对加筋水泥土桩锚
自应力钢管混凝土结构能充分发挥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作用,它是用自应力膨胀混凝土替代了普通混凝土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钢管混凝土结构。由于自应力的存在,外包薄壁钢管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