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中心城区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及供给现状调查

来源 :南昌大学医学院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eet_lit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了解吉安市中心城区机构养老服务的现况,从而为吉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需求方面:抽样调查了吉安市中心城区820例65岁以上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及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对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意愿有影响的有关因素;供给方面:主要通过文献查找,实地调查和质性访谈的方式,了解吉安市中心城区养老机构的基本设施,服务种类,服务人员等机构养老服务供给现状。结合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的现况调查情况,讨论吉安市城区机构养老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结果820例老人当中,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有315人,占38.4%,不愿意入住的有505人,占61.6%。老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原因排前三位的是不愿意麻烦子女、自己身体不好、子女照顾不过来。不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原因前三位的是养老机构价格太高、服务水平不行、就是不愿意去养老院。文化程度、子女数、职业、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生活照料者、每月收入、生活来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了解程度、目前养老方式、养老机构了解程度、子女对入住养老机构的意见等12个因素对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意愿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意愿受子女数、健康状态、目前养老方式、养老机构了解情况、子女对入住养老机构的意见的共同影响。对养老机构的供给需求分析结果显示,吉安市中心城区机构养老服务存在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现象,养老机构的空床率较高,养老服务人员缺口大,服务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结论提高机构养老的服务水平需要政府,机构,社会多方努力,共同优化资源,统筹规划,从而将潜在养老意愿转化为有效入住行为。加强医养结合,重视心理慰藉和文化建设,为吉安市民提供更好的机构养老服务。
其他文献
本文以《妖猫传》《刺客聂隐娘》以及《狄仁杰》系列电影为研究对象,借助英国学者彼得·J·霍华德的景观文化和景观图画的理论,解读华语电影中的唐朝景观.创作者用诸多视觉元
期刊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为代表的献礼片,以大题目、高质量、好口碑整体发力,刷新了国庆档票房纪录,为新主流电影提供了实践支撑.此次调研聚焦主旋律题材
在长达四十年的历史中,电影与游戏的融合研究陆陆续续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并形成诸如改编与跨媒介叙事、媒介考古学、互动电影、复杂叙事等多维度、多层次的学术探讨.本文
民防工程建设管理的融合式发展,其本质是将民防工程建设有机融入经济社会、城市发展、生态环境建设,谋求民防事业的创新发展,根本目的是增强战备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
本文继续笔者的影像美学研究思路,以现象学方法考察以看与被看为基本结构的“电影化”叙事.其特征就是藉影像构建动态延展的“目光的叙事”,并以“主体化的观看”为影像审美
“郡县稳则天下安,郡县丰则天下富”。县级经济的发展对国家的发展有着举足若轻的影响。县级政府职能的行使,直接的表现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活动,通过对县级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
以电影为代表的影像艺术在问世之初,曾向着“复原物质现实”的美学路径不断努力.经过一百多年的探索,在某种程度上说,影像已经贴近并超越现实而构建出一个“超真实”世界.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