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相似材料模拟与数值模拟试验,以朱仙庄矿的地质条件为原型,对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运移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对综放开采的两带高度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得出了新的预测公式,主要内容如下。依据朱仙庄矿区的地质条件,运用相似模拟实验方法模拟分析了厚松散含水层下10m厚特厚煤层一次采全厚综放开采时覆岩破坏及位移特征,得出了覆岩冒落带、裂隙带高度成阶梯跳跃式发展并趋于稳定,确定其冒落高度为16.1m,裂隙高度为66.3m。随着工作面继续开挖,采空区范围逐渐扩大,覆岩的各组岩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移动下沉,各岩层中最大下沉量基本处于采空区中部上方,并揭示了工作面在开挖过程中覆岩的应力分布规律。运用FLAC数值模拟对综放开采时煤层覆岩运移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工作面推进不同距离时覆岩应力、位移及塑性区的分布规律。煤层开挖后,在上覆岩层中,由下而上依次会产生拉伸破坏区和剪切破坏区,即形成冒落带和裂隙带,根据破坏准则判断冒落带发育高度为16.2m,裂隙带高度为68m。收集了26个工作面的两带实测资料及相关参数,引用了硬岩比例系数用以对覆岩岩性进行定量描述,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分别得出了两带关于采厚、硬岩比例系数、埋深,工作面长度,煤层倾角五个影响因数的预计公式。新的预计公式预测两带高度一般大于实测值,并且误差值都比经验公式的要小,更加接近实测值,较经验公式更精确。在朱仙庄873综放工作面布置了两个“两带”观测孔,采厚为7.85m时的冒落带实测高度为11.34,采厚为9.3m时的冒落带实测高度为15.74m,垮采比在1.44~1.69倍。公式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比较接近,且与相似模拟得到两带高度值相近,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公式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