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拟研究中药通径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积水,比较治疗前后经阴道B超的积水最大径线,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宫颈分泌物检测,中医证候,妇科体征情况等,观察通径汤临床疗效,指导临床用药,以期对输卵管积水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方法:收集从2019年03月01日至2020年01月01日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并且符合本研究标准的完整病例共40人。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以及治疗组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口服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治疗组服用通径汤治疗,用药一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合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妇科体征评分、阴道B超积水大小及安全性指标等综合评估患者用药前后的输卵管积水情况。结果:1.两组病例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经治疗后有效率为85%,对照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5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B超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均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内膜较前增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增厚,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B超积水最大径线较前减小显著,差异明显(p<0.01),对照组治疗后B超积水最大径线较前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后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B超显示积水最大径线均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宫颈分泌物病原体比较:治疗组治疗前检测出感染衣原体者6例,经治疗后3例转阴,转阴率50%,感染支原体者5例,治疗后2例转阴,转阴率40%;对照组治疗前检测出感染衣原体者4例,经治疗后1例转阴,转阴率25%,感染支原体者5例,治疗后1例转阴,转阴率20%。从数据可以看出,两组对于宫颈病原体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根据x2检验得出两组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两组对病原体的治疗无可比性。4.中医证候积分及妇科体征积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妇科体征积分显著减小,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妇科体征积分也较前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妇科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通径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积水临床疗效确切。在综合疗效、改善中医证候积分,缩小输卵管积水大小、降低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方面,通径汤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