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诽谤的刑法学思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iao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诽谤是伴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传统诽谤行为与现代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犯罪形式。从本质上看,网络诽谤是一种借助现代网络传播技术平台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的不法行为。与传统诽谤相比,其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隐蔽性强,往往给被害人带来更大的伤害。特别是近些年来,网络秩序的问题日益突显,对传统诽谤进行规制的许多制度和观念也引起了人们的重新审视,如何对网络诽谤环境下的诽谤行为进行准确的界定,已经成为当前一项紧迫的司法诉求。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网络诽谤行为的概述。本部分作者首先对网络诽谤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从历史的角度对古代诽谤行为的出现及其演化过程进行了阐述。最后,笔者通过引用相关案例,对我国网络诽谤行为的现状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网络诽谤的域外处置模式考察。作者结合国外网络诽谤的现状,分别考察了以德韩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国家在网络诽谤问题上的处置模式,从而使人们对域外有关网络诽谤的防控模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为我国相关立法工作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第三部分,网络环境下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分析。本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作者从我国刑法理论的角度入手,首先对网络环境下诽谤罪的构成是否需要同时具备“捏造”行为与“散布”行为进行了论述。其次,按照网络诽谤中行为主体的不同,分别对诽谤言论捏造者、网络传播者、网络管理者以及网络水军刑事责任主体的认定进行了分类讨论。然后,通过对传统诽谤和网络诽谤行为特征的分类阐述,指出“公开性”是构成诽谤罪必不可少的要件。最后,结合部分法学家的观点以及相关法律文件中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网络环境下诽谤罪“情节严重”以及“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应如何认定的问题。第四部分,网络环境下诽谤罪的相关问题研究。根据第三部分的论述,作者从学理的角度分别对“网络诽谤”是否应该单独立罪、“诽谤政府”是否构成诽谤罪、公民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的价值冲突以及网络诽谤的立案管辖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了问题的所在及其有关争议,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第五部分,网络诽谤行为的规制。本部分作者从规范诽谤罪的构成标准以及构建良好网络秩序的目的出发,针对我国网络诽谤的相关问题,分别从完善相关立法、加强网络教育、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以Fauconnier和Turner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们提出了合成空间理论或概念合成理论。概念合成理论的三种认知整合运作过程即组合、完善、扩展,是概念整
“罪责自负”本是刑法研究中的一个“老问题”,但当今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单位犯罪和罚金刑的立法和司法中暴露出的“罪责自负”问题,使得其成为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新问题”。
本文通过对以注册制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招生体系的构建和诠释,务求做到在新的招生体系中,注册制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直至发挥核心的作用,至少应与"分数优先、遵从志愿"的招生体系
目的: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普遍低下,而现有的治疗手段手术、放疗、化疗等可能会使患者免疫功能进一步低下。故临床上关注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是一个值得研
<正> 次水杨酸铋(简称BSS)用于治疗胃肠道症状已有80多年,但只是到最近才获得一些临床证据证实其价值及可能的作用机理。在胃肠道内的化学转化释放出水杨酸盐次水杨酸铋(BiOC6H4
脂肪组织分泌的多种脂肪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瘦素和脂联素等均可介导或参与慢性炎症反应,导致胰岛素抵抗(IR)。本文
<正>基层工会离职工最近、联系职工最直接、服务职工最具体,其活力、动力攸关工会组织的战斗力与凝聚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各级工会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最为紧迫的实
CO2浓度偏高是导致空调列车车厢内空气品质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以列车车厢内的CO2浓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车厢内CO2浓度、旅客人数、时间这三者之间的微分方程,得到空
目的:分析中医手法修复46例踝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6例踝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手术复位进行治疗)和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进行治疗
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所独有的法律制度,创立五十多年以来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起了积极作用。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内部肃反”等政治斗争的需要,随着法治国家建设的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