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8年皮克斯的动画片《机器人瓦力》里令人震惊的垃圾地球,到2013年摄影师王久良拍摄的纪录片《垃圾围城》,再到2016年末国内各大电影公众号推荐的《塑料王国》。相信每个看过这些影片的的人,都会被片中出现的壮观的垃圾山所震撼。20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极为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由此带来的生活垃圾问题也更加显著。近二十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带给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与日俱增的城市生活垃圾,使中国成为世界上被垃圾困扰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文以行为与认知的设计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十五所高校现行垃圾桶摆放情况,进行实地调研。重点研究用户的行为模式、使用感受,并对现有的垃圾桶产品及垃圾分类操作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在高校环境内垃圾桶的外观、分类模式、使用模式并对高校垃圾分类系统进行具体梳理设计研究:基于用户行为的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系统设计研究,本文中通过四个章节展开:第一章主要介绍有关垃圾分类系统设计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现状、以及本次课题研究的思路、方式、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点等。第二章,是基于丢弃行为的人、行为、环境分析。通过分析人丢弃动作发生的环境、心理、行为态度,探讨如何科学设计垃圾分类硬件设施帮助人们提高分类行为意识。第三章是本文的调研内容,基于垃圾分类行为及垃圾分类模式的用户研究。通过对15所高校的实地调研,以及问卷调研,对当下高校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进行。从用户行为的角度,以亲身实验、用户访谈、人机测算的调研方式对用户群体、用户行为、用户习惯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分类模式利弊,得出有益于高校垃圾分类系统的设计思路。第四章通过把第二章的理论知识和第三章的调研分析结论相结合,对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系统的具体设计。本章首先,对西南交通大学现有的垃圾收运模式及垃圾桶产品进行调研。结合市场现有的垃圾桶产品的色彩、尺寸材质调查,以及前一章节对人机尺寸的核算,对分类垃圾系统设计进行定位。根据定位,在行为认知理论的知道下,展开西南交通大学垃圾分类系统的设计。包括学校不同功能区域内分类垃圾桶的设置;基于学生的奖励机制分类垃圾收集设计;垃圾分类收集袋,垃圾分类桶使用说明册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