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过程中的信息解码与编码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t5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各种翻译流派层出不穷。其中,绝大部分是从语义学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当然,它们也各有侧重,比如,奈达的翻译理论侧重于功能对等;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侧重于语义和交际翻译;格特则是从语用学的关联理论角度来阐述翻译;而贝尔则将翻译过程模式化。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很少有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认知语言学在当代的语言学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语言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其本身也是人们认知的产物。从这一点而言,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是很必要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也是不同文化之间交往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作者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翻译过程中的信息解码与编码。首先,作者简要地叙述了当前比较重要的各家翻译理论和流派,梳理了它们各自阐述的侧重点,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即很少有一家翻译理论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翻译过程的。基于此,作者认为,借助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来解释翻译过程是一个很新的课题。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作者就这一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首先,作者简要叙述了认知语言学中几个重要的概念,接着阐述了语言、思维和认知的关系。因为这是利用认知语言学解释翻译过程的重要基础。在第四章中,作者详细地描述了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知识来解码源语文本中的信息,包括词汇层面的信息解码、句法层面的信息解码和语篇层面的信息解码,并专门就隐喻的理解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做出了阐释。在这一部分中主要涉及到的认知语言学知识有范畴和基本层次范畴、图形/背景分离原则、框架理论、图式和图样理论、以及认知概念域的映射等。信息编码的叙述(第五章)比较简单,因为它和解码的过程是一致的。另外,在第六章,作者还简要讨论了认知语言学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本文只是作者运用认知语言学阐释翻译过程,尤其是翻译过程中的信息解码的一种初步尝试,所以有些观点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其他文献
语篇分为口语语篇和书面语篇。口语语篇在日常生活中有极其显著的地位。人们日常的交流主要靠口语这一媒介。口语语篇是言语交流时说话人和听话人间的信息表达与交换,是人于人
以褐铁矿型和腐泥土型红土镍矿为原料,分别采用酸浸-共沉淀-煅烧与碱浸脱硅-煅烧方法进行了尖晶石铁氧体材料的合成研究,重点考查了不同合成方法对于制备得到的铁氧体材料结
导入新课是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教师讲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
翻译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末始关注文化层面,以研究译文的文化渊源,探讨译文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文化背景。在英国Warwick University召开的国际翻译研讨
本論文主要對1977年出土的阜陽漢簡中已公佈的部分材料進行系統的文字整理研究。以阜陽漢簡中的《詩經》、《周易》、一號木牘《儒家者言》章题、二號木牘《春秋事語》章題以
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是整堂课成败的关键。把握好开头的四、五分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引入,既要注重教学本质,又要
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的核心问题。近年来由于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发展,母语在二语学习中的作用得以从多视角重新审视。语言迁移涉及到的学科较多,包括语用学
<正>拼车,也称顺风车或汽车合乘,是典型的C2C分享经济模式,不以盈利为目的,其核心价值在于将公交地铁的部分白领人群与车主闲置车位搭线牵桥,形成需求互补。即,车主有补贴车
明代是近代汉语语音发展的重要时期,明代语音的研究对汉语语音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分析诗文押韵是音韵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词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它的形式较为自由,
法国符号学家茱利娅·克里斯蒂娜在20世纪60年代末首先提出互文性这一术语。对克里斯蒂娜而言,“任何文本都是由引语拼凑而成的马赛克,任何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转化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