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营销模式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以邳州港上草莓采摘园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vme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回归自然、体验新奇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作为一、三产业的融合体,休闲农业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在经营方式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推行体验营销模式,这是一种通过刺激顾客“购买体验”的手段来使自己获得经济收益的过程。本研究选择“体验营销模式在休闲农业中的应用研究”这一问题作为课题来研究,不仅因为农村的休闲农业发展亟待本土化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也期望研究的成果能有助于“三农”事业发展及农民的脱贫致富。本研究选择江苏邳州市港上草莓采摘园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是因为这一地区具有推广休闲农业的巨大市场,而港上草莓采摘园也通过休闲农业体验营销模式的应用得到了长足发展,其在发展中的经验值得借鉴。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观察”和“访谈”两种方法。其中,观察贯穿了港上草莓园休闲农业体验营销推广的全过程;访谈则是覆盖了包括政府部门主管人员、农业推广专家、采摘园经营者和消费者,以期充分厘清体验营销的可行性、实施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足和对策。本研究从政策、环境及市场多方面入手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港上草莓采摘园适合深化体验营销模式。因此,在借鉴国内外休闲农业体验营销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本研究分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港上草莓采摘园体验营销提出了完整的模式框架。由此,本研究发展了港上草莓采摘园体验营销的开发理念,即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将利用与保护相结合、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兼顾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兼顾乡土气息和人文特色有效整合农业资源、打造景观异质性满足不同顾客的体验需求和强调项目开发与游客参与的深度结合。根据模式框架的选择和经营理念的确定,港上草莓采摘园在具体实践环节进一步得以完善。研究者首先根据邳州的地域文化特色,设计出三条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路线:即休闲体验之旅、观光体验之旅和文化体验之旅。然后通过对经营者的现场访谈,并在借助已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强调“视觉展示”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根据市场需求,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分三个阶段对港上草莓采摘园体验营销的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分别是:立足于活动项目的整个流程,落实细化活动环节;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提前做好各种风险的应对策略和巧用各种文化讯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做好各种促销活动。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对港上草莓采摘园的体验营销的应用成效进行了客观的评估。从经济效益来看,这种模式的推行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的全面发展。从社会效益来看,其在宣传农耕文化和改善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尽管港上草莓采摘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为营销理念的滞后、认识上的误区和不可抗力的影响三个方面。其成因在于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管理不规范和基础设施及人才配备等方面的短板。最后,本研究总结了体验营销模式在休闲农业实践运用中的经验,例如“融资渠道”、“校企合作”和“市场模式”等都具有值得推广的价值。同时,研究结果表明经营者还可采取改善经营环境、完善管理制度、调整经营策略、使用浸入式手段建设度假村等措施,并围绕“发展绿色农业”和“宣传推广品牌”两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休闲农业体验营销的后续创新发展思路。
其他文献
水稻(Oryza sativa)抽穗期是水稻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由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共同决定,其中光周期是影响水稻生长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城郊及乡村道路亮化在夜晚给水稻生长制造了多余的光照,形成了光污染,导致光敏性水稻品种抽穗延迟或不能抽穗。本研究旨在探索光污染对水稻抽穗期的影响,发掘光污染条件下的抽穗期基因,为培育光周期钝感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利用光周期敏感轮回亲本Sasanis
土壤重金属的原位修复技术在我国被广泛的应用,其中有机物料还田配施石灰是对这种修复技术的改进,它既能降低农田重金属污染也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农业化肥的施用,对保障农产品安全以及重金属污染农田的安全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采用有机物料-稻草和紫云英还田配施石灰在镉污染水稻土上开展大田实验,探究施加石灰和有机物料对镉在土壤-水稻系统迁移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单施紫云英(CMV)和稻草(S)促进了
堆肥技术是一种农林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微生物是堆肥发酵的作用主体,是决定堆肥能否顺利进行以及影响最终肥料质量的关键因素。探明堆肥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组成和其变化规律,可为堆肥技术的改良创新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依据,并为堆肥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以食用菌菌渣和油菜籽饼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堆肥周期中堆体温度、p H、电导率、C/N、种子发芽率等理化指标来反映堆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脂诱导和姜黄素(Curcumin,Cur)摄入对小鼠脂肪组织构成、糖脂代谢、以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姜黄素,是一种对高脂诱导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具有良好作用效果的天然多酚,但其确切的作用机制仍有待确定。本研究探讨了FNDC5/irisin信号通路对小鼠棕色脂肪和白色脂肪代谢的影响,并且研究了由高脂诱导肥胖小鼠的肠道菌群是否介导了因姜黄素的添加而引起的一系列代谢反应。试
本论文采用超声热水浸提法提取青钱柳粗多糖(CPP),经过DEAE纤维柱纯化得到青钱柳多糖(CPP0.05),并采用氯磺酸-吡啶(CSA-Pyr)法进行硫酸化修饰,最终得到了硫酸化修饰产物(S-CPP、S-CPP0.05)。通过理化性质测定和结构表征,对比分析后推断出S-CPP0.05的一级结构;通过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建立H2O2诱导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BM-DCs)的氧化损伤模型,探究其抗氧化
学位
近年来,各地开展生态旅游,培育区域森林资源,改变了当地的产业结构。然而,低水平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不完全的生态旅游活动破坏了一些森林生态系统,增加了风险。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模型研究法及实证研究法探索了森林生态旅游风险产生的原因,建立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各指标对于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生态风险的作用力,随后建立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并将其实践在保梅岭的项目上,即专家根据建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给环境带来潜在的巨大压力,如不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将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本论文分别针对以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的好氧堆肥工艺,构建了侧重木质纤维降解和侧重畜禽粪便降解的两类高效微生物复合菌剂,并应用于工厂化堆肥,评估了复合菌剂在堆肥发酵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的高效有机肥料化利用提供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实验室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