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审美鉴赏与创造”成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素养而展开的文学教育无疑是我国文学教育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改革,它将美的鉴赏与美的创造表达相结合,这是对以往单向度感知、理解、鉴赏文学教育的超越,这使得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长期以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两大文体作为写作训练的重点,文学类文本的写作功能被淡化甚至忽视,文学类文本写作一直被排斥在高中写作教学之外。笔者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初步探寻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的奥妙,也希望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能够在当前高中写作教学中获得合法地位之后,在实践中不断走向成熟,发挥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作用。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笔者运用文献研究法,重点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意义,并就研究方法作了概述。正文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运用文献研究法,明确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的定义、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基本特点与操作流程,为实践分析和理性思考奠定基础。第二章运用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模型建构法,总结并归纳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的基本特点、实施策略和评价机制。诗歌写作教学重在对学生诗情的激发,以及诗歌陌生化表达方式;小小说写作教学从突破小说三要素的限制,从叙事学的角度进行指导;剧本写作教学则侧重剧本语言的品味与创编。第三章通过思辩总结法,对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进行理性思考,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通过对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的研究,结合理性思考,笔者发现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对学生、教师和写作教学体系的发展都有较大的价值。对学生来说,能够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文学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与发展;对教师而言,能够敦促教师提升自身文学素养,转变写作教学方式;对写作教学体系来说,能够突破写作知识教学和写作能力提升分离的状况。但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由于研究的浅表化,仍存在不少缺憾与不足,如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表达欠缺自主性,教师高估学生的接受能力等。针对以上缺憾与不足,笔者提出了对应的改进措施。通过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和“发表意识”明确“为谁写”的问题;通过建构写作支架和语言体系,提高学生表达的自主性;通过师生的合作学习生成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