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一个交互式的、大众广泛参与的流行文化时代。第一次,大众型的流行文化超越经典文化在社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主流的乃至具有文化霸权的形式。流行文化是一种情感型文化,宣泄是其基本的文化诉求。流行文化以愉悦大众为己任,把娱乐看成是自身的首要功能,宣泄则被看作是人的正当的心理、情感要求。流行文化对中学生有着明显的吸引力,已经成为中学生一种主要的生活方式,流行文化是中学生的一种言语符号、思想符号和行为符号。但是,现代学校教育是以经典文化为基本样态,崇尚经典文本和权威主义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中学生的传统理性能力。流行文化的宣泄性特质与学校倡导的理性精神之间出现了一种错位。中学生作为一个文化主体,生活在经典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双重影响之下,中学生的文化教育需要流行文化的全面引入:一方面,学校应提高对流行文化的开放意识,优化和创新学校教育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要全面深刻认识并接纳流行文化。但同时中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容易沉浸于流行文化的生活之中,缺乏应对这种文化的理性判断和批判能力。而这种不足仅仅依靠经典式教学是无法满足的。因此,在当代的学校教学中,需要在培养中学生一般理性能力的基础之上,有意识地培养中学生应对流行文化的理性判断力,从而实现中学生流行文化观的理性再平衡。在学校教育中探索中学生流行文化观的理性再平衡的教学选择,把学校经典文本式教育与流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共同作出努力。第一,让流行文化走进经典文本式教育: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校园流行文化建设,帮助中学生全面而理性地认识流行文化;第二,流行文化理性判断力的培养:在坚持一般理性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注重中学生流行文化理性能力教育,并引入流行文化的教学方式;第三,开发多元文化教育的特色课堂,培养中学生在未来生活中对多元文化的甄别选择意识和文化批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