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压小空间中的大流量液体雾化问题是工业实践提出的需求。总结分析了关于液体雾化的经典理论和常用雾化方法,提出了同种液体双(多)股射流撞击雾化的设想,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进而在工业装置中予以验证。实验和数值模拟表明,增加压力或降低气液质量流量比可以提高内混式气体辅助雾化喷嘴的出力,但喷嘴的雾化性能随之恶化。借鉴固体挡槽雾化和外混式气体辅助雾化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双(多)股同种射流的液-液撞击雾化喷嘴概念,利用简化模型数值模拟验证了该设想的可行性,进而详细分析了其喷嘴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实现方法,并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射流撞击具有良好的雾化效果;流量系数均在0.55~0.8范围内,与喷孔的长径比有关。条件雾化角100α随着出力的增大略有上升;雾化角的大小跟射流夹角密切相关,与孔径关联不大;射流数量的增加有使雾化角下降的趋势。双(多)股射流的液-液撞击雾化喷嘴随着射流夹角的减小,雾化液滴平均直径dsmd增大,均匀系数m减小。随着同点撞击射流数量的增加,雾化液滴平均直径dsmd有所增大,均匀系数m减小。雾化孔径的增加有使液滴平均粒径增大的趋势,但影响不太显著。进而建立了物理模型,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得出的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双股射流撞击雾化,可以通过组合来实现小空间内大流量液体雾化,提出了基于双(多)股射流撞击雾化喷嘴的设计准则。分析了压力对雾化的影响,将实验结果外推到高压条件下,在压力为20.0MPa的甲铵冷凝器的混合器上和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的合成塔中对基于双股射流撞击雾化喷嘴的组合结构实现和雾化效果进行了工业验证,使用效果反映出本文开发的基于多股射流撞击雾化喷嘴的良好性能。在此过程中,整理提出了20.0MPa情况下的NH3–CO2系统相图,建立了尿素合成系统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数据非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