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美学区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牙齿缺失,都会对面部的美观度造成较大的影响,严重干扰了人们的社交和心理。而美学区牙齿缺失后引起的牙槽骨吸收和软组织缺损,也为后期的种植修复提出了挑战。高效,简单,美观化的种植修复逐步为患者和医生所关注。本文旨在探讨种植义齿修复美学区缺失牙的临床操作技术及美学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就诊的六名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两名,女性患者四名,年龄在20-30岁之间,共植入八枚Nobel骨水平种植体,其中上颌六枚,下颌枚,均位于口腔美学区,八枚种植体中即刻种植一枚,早期种植四枚,延期种植三枚。术前首先进行口腔检查,而后于我院拍摄全景片、根尖片或CBCT,利用CBCT自带测量软件或第三方辅助软件NNT对种植术区骨量进行定量分析,测量可用骨量,并进行骨密度评估,精确定位术区种植体位置,制定详细的种植修复方案。术前向患者详细讲解种植手术方案以及可能涉及到的费用,治疗周期等问题,在患者知情后签署种植修复知情同意书。术中采用微创拔牙,位点保存,牙龈诱导,无瓣种植术等技术来保存软、硬组织,选择即刻或早期、延期种植术,同时结合GBR等骨增量技术。术后即刻或早期行临时义齿修复,利用临时义齿来进行牙龈诱导,嘱患者定期复查,为保障美学效果,复诊时对临时修复体的穿龈形态不断调改,待龈缘、龈乳头的形态及高度稳定后,结束牙龈诱导,应用个性化瓷基台,角度螺丝通道(Angulated Screw Channel,ASC)基台等修复技术,完成永久固定修复。6-12月复查时采用粉色美学分值(Pink Esthetic Score,PES)及白色美学分值(White Esthetic Score,WES)的评分系统标准进行修复效果评价。结果:本组病例经过6-12个月左右的临床疗效观察,六名患者的种植体均未出现松动、脱落的情况,存留率达到100%,六名患者都完成了永久固定修复。6-12个月复查时采用Belser等提出的粉色美学分值(Pink Esthetic Score,PES)及白色美学分值(White Esthetic Score,WES)的评分系统标准进行修复效果评价,本组病例PES的最低值8分,最高9分,平均达到8.5分,WES的最低值8分,最高9分,平均达到8.67分,6个月-1年后复查发现PES的5个变量根部凸度及软组织颜色和质地的分值最低,龈缘曲度的分值最高;WES的5个变量中透明度/个性化的分值最低,其他变量没有显著差别。总体而言,其白色美学及红色美学效果较佳,本组病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美学修复效果,患者较为满意。由于术前严格把握适应症,术中采用了合适的手术技术及术后应用了适宜的修复方法,确保了种植体与牙槽骨能够获得稳定结合,软组织形态协调美观,所以在样本量不大,追踪时间不长的情况下,本组病例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美学修复效果。结论:无论是采用即刻种植,早期种植还是延期种植,术前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术中微创操作保护软硬组织、加之骨量不足时采用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等骨增量技术,以此来保障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质量,并于种植术后应用牙龈诱导成型、个性化基台,ASC基台等美学修复方法,有效保存美学区种植修复体周围牙槽骨和软组织的形态,获得理想的美学区种植修复美学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修复完成后采用PES、WES评分系统标准进行修复效果的评价,客观、全面地评价病例的红色美学及白色美学,以方便指导后期临床。本组病例的随访时间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些病例仍存在美学方面缺陷,仍需进一步跟踪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