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盆地中更新世中晚期沉积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tadp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更新世是第四纪一个重要时期。研究第四纪环境演变,是认识现在环境变化和预测今后环境演变趋势的基础。以往临汾盆地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多集中在晚更新世(Q3)和全新世(Q4),对于中更新世(Q2)研究甚少,尤其对中更新世中晚期沉积环境方面的研究目前仍是空白。本文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剖面年代的确定;二是对磁化率和粒度这两个代用指标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与探讨,并重建临汾盆地古气候环境。(1)根据临汾郭家庄地震台剖面(DZT)钻孔岩芯、<4um的粘土含量和磁化率等资料,综合前人成果,对剖面进行深度与年代之间的转化。在临纷郭家庄的剖面深度和LR04深海氧同位素的年代之间找控制点,得出剖面的中更新世中晚期的上界为130kaB. P.,剖面的底层定为715kaB. P。(2)对样品进行粒度和磁化率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发现不同的处理方法对粗细颗粒的含量有很大的影响。一般的虹吸法会造成超细颗粒的减少。对粒度进行分析时按Udden-Wentworth将粒度分为<411m、4-16ym、16-6.3um、>63u m及中值粒径(Md)。对样品分别进行高频、低频的测量,频率磁化率由低频和高频磁化率计算得出。在气候暖湿期,黄土沉积中<4A m和4-16y m的细颗粒增加;在干冷气候期,黄土沉积16-6.3u m和>63u m的粗颗粒增加,磁化率也与其相对应发生变化。湖湘沉积在暖期,气温升高,降7jC量大,携带粗颗粒含量多,磁化率低,干冷期相反。临汾盆地的沉积环境在715-130kaB. P.的中更新世中晚期一共经历了5次冷期5次暖期。在425370kaB。P.期间汾河下切形成阶地,之后进入冷期,形成湖泊沉积。这样使临汾盆地DZT剖面在中更新世的晚期为黄土沉积,中期是河湖相沉积。为了更好地了解临汾盆地的环境变化,将郭家庄剖面与西峰、长武两个典型剖面的磁化率及粒度进行对比,发现西峰、长武和郭家庄剖面的气候环境变化基本遵循暧湿-干冷-暧湿的规律,表现出气候变化的全球性特征。由于剖面岩性和区域环境的不为了更好地了解临汾盆地的环境变化,将郭家庄剖面与西峰、长武两个典型剖面的磁化率及粒度进行对比,发现西峰、长武和郭家庄剖面的气候环境变化基本遵循暖湿-干冷-暖湿的规律,表现出气候变化的全球性特征。由于剖面岩性和区域环境的不同,临汾郭家庄剖面与典型剖面不一样的气候波动。
其他文献
本文以陕西省西安市为研究区,选用该区1988、1998、2000和2003四个时相的LandsatTM/ETM影像数据。利用现代卫星遥感技术和GPS测量技术,由6S模型获取影像各波段的地面反射率值,结
真理总是在不断发展的 ,随着实践的推进 ,党的十五大精神已经获得了新的发展。从经济的角度考察 ,这突出地体现在 1 999年 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
河流入海水沙通量是地球科学国际前沿课题,是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IGBP)的两个核心计划——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JGOFS)和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LOICZ)的中心议题,它对全球变化
湖泊沉积作为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信息库,能提供时间分辨率高达百年至十年尺度的气候变化信息。巢湖地区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处于东部季风气候影响的淡水湖区,对环境变化尤为敏感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分散的、自主的、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进行生产经营决策,在经济利益驱动下趋于选择种植比较效益高的经济作物,政府对农业生产进行调控的一个主要目标
政工干部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其实这个工作并不是难不可攀的,我的理由有二:一是现在有积极的社会环境。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党中央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央最近发出的《关于加强和改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山脉险峻而可溶性岩石广泛出露,因此,区内因气候的雨热同期、地形的巨大高差、广泛出露的溶蚀载体及人们不科学的生产方式,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并逐渐形成了严重的石漠化现象,这种特殊的地质、地理问题使得生境脆弱、植被盖度低、土地破碎导致生产力大幅受限而景观近似荒漠化,因水土流失严重,土表无法支撑大量、连续的维管束植物的拓殖,常规的治理手段常常极易被干扰而效益疲弱,且
学位
物流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西方国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物流业迅速崛起。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传统的物流业已向现代物流业转变。我国物流业作为独立的产业发展也已有近二十年
他,个头不高,相貌平平,身着绿色工作服,一位普普通通的电信管理员。自1987年由部队转业到辽阳市电信局后,先后在农话局、装机分局和查修分局任机线员、电话装机员、查修员。
The implication of the revelation of the inverse leaf aging sequence(ILAS) of wheat needs to be probed in theory and practice.Since 2005,the comparison exper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