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改变以教师自我为主体的旧式教学模式,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日益广泛的教育应用给阅读教学领域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如何有效利用网络环境来改变阅读教学现状、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增进学生主体发展就成为当前乃至今后阅读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结合作者自身教学实践,首先从回顾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入手,阐述了利用网络的主体性阅读教学的内涵,分析了利用网络的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认为利用网络环境的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既符合阅读教学改革的需要,也具备可行性技术条件,并且有利于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其次本文根据的实践探索,对利用网络的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的价值作了预估:阅读动机更加自觉、阅读实践更为主动、阅读过程更利监控、阅读思维更富创新、阅读结果更具差异。同时,结合阅读教学实例,作者阐述了以“文本初读——网络再读——文本研读——文本品读——网络扩读”五环节为主的利用网络的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模式,会有四种教学方式:情境引导、问题探究、随机交互、课后远程。综述对为期一年的网络教学实践进行的效果测定、意义总结,结果表明,利用网络环境进行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效果显著,意义深远: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激活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老师教学积极性,促进了教师教研水平;整合了网络与阅读,促进了阅读教学效果的优化。本文也结合具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指出了利用网络的高中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易出现的误区,通过反思,提出了在实际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的五个方面: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又要注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要引导学生重视文本阅读,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引导,防止海量资源使学生迷失自我;要强化学生语言学习与训练意识,回归阅读教学本色;要强化网络教学进程和效果监控,重视网络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