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路径移动构式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xy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很多认知经验都建立在空间概念的认知基础之上。在空间概念中,空间移动(spatial motion)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经验活动之一,将这样的移动经验编码为语言结构后,如何看待词汇语义与句法结构界面的互动研究,是目前句法语义互动理论领域较为关注的热点之一。空间移动经验与句法结构之间最理想的互动关系是核心动词的语义角色与移动构式的论元结构完全匹配对应,以此形成了句法语义界面的动词投射观解释路径。另一方面,空间移动经验与句法结构之间也存在很多非理想的对应关系,即动词的常规语义角色与移动构式的论元结构明显误配、失配,以此形成了句法语义界面的构式语法观解释路径。围绕句法语义界面的这两大主流解释路径,本文以构式语法和认知语法为理论框架,同时综合了事件图式、框架语义学、动词体二维/三维分析模式、隐转喻等理论,提出了动词与构式间基于动词潜势语义框架与构式事件图式的双向互动研究范式。该范式认为,构式论元结构的实现是动词与构式内外双向互动的结果:首先,构式表征的事件图式承担着对不同规约程度的动词类型进行范畴化的作用;其次,动词的潜势语义框架在构式建立的事件情景中能够得到激活或突显;最后,两者的互动融合根本上取决于动词与构式具有某种程度的内在同构性。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两类特殊的路径移动构式—way构式与致使移动构式。之所以选取这两类特殊的路径移动构式,主要出于如下考虑:首先,针对Goldberg(1995)所讨论的几个英语构式,学界对way构式与致使移动构式中动词与构式的融合机制所进行的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不多;其次,Goldberg主张将way构式与致使移动构式分别独立看待,不能统一纳入到动结式的构式范型之中。与该观点不同,本文从―运动‖与运动产生的―路径结果‖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认为它们都可以统一纳入共同的上层构式范型—移动结果构式(motion-resultative construction)范型之中,因为这两种构式中的路径成分都是运动促成的必然结果,―运动‖与―路径‖成分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所不同的是,way构式的―路径‖成分是动体―自发运动‖造成的结果,而致使移动构式的―路径‖成分是动体在他力驱使下造成的―他动式运动‖的结果,但两者在运动概念结构上具有共同的―行为链‖特征,因此两类路径移动构式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在构式范型与概念结构上具有统一性。本文主要采取内省、溯因推理和语料库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溯因推理不同于演绎推理,是事后推理,即―由果溯因‖的逆向性逻辑推理方式。人们在对语言事实观察内省的基础上通过假设推理来解释语言结构形成的可能原因。因此,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在观察已有语言事实或语料库收集而来的语言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语言现象的思考提出解释的可能理论框架,再结合语料库的实际语例进行定量分析。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建构动词与构式双向互动理论模式的基础上,就way构式和致使移动构式分别与动词的融合过程进行详细的结构性演示,以验证这一理论模式解释的充分性。具体而言,动词与构式基于动词潜势语义框架与构式表征的事件图式的双向互动融合主要表现为:在上层构式事件图式义的压制下,与动词连通的语义框架主要包括―力动态‖、―行为事件‖、―移动事件‖、―因果致使关系‖、―行为结果/目标‖等潜势框架。当某个(些)潜势语义框架可以被构式表征的事件图式激活时,位于动词潜势事件结构中的背景论元就得到相应凸显,从而进入上层构式的论元结构层,动词与构式由此实现论元结构的融合。另一方面,动词与构式的互动融合还体现在动词的潜势体貌义与构式表征的事件界态义的互动融合上:在构式表征的事件界态义压制下,动词固有的体貌义被暂时抑制,而其潜势义中与构式界态义相一致的阶段则会得到临时凸显,从而实现动词与构式的体义融合。此外,研究还涉及隐转喻在动词与构式互动融合中所发挥的深层认知机制作用。这一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偶发类动词、行为动词与way构式融合时所依赖的认知参照点机制,即用最凸显的事件特征替代整个潜势事件框架的转喻现象;而感知类动词、情感类动词和诱发类动词与致使移动构式的融合也是借助了将这类动词触发的―效果致使力‖投射到―物理致使力‖的隐喻机制。最后,本文进一步梳理了动词与构式之间压制的多层级性,在将way构式与致使移动构式统一纳入结果性构式之后,分析了不同构式类型之间和相同构式不同成员之间所形成的互为理据、互为统摄的构式渐变链,印证了动词与构式之间的认知连续统关系。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在理论模式方面。本研究突破了长期以来在词汇语义与句法界面研究中形成的词汇投射模式与构式语法模式之间的单向对立,形成了动词与构式双向互动的新视角,认识到构式论元结构的实现是构式的事件图式义对动词论元结构优先压制以及动词丰富细致的概念潜势被构式事件义激活后双向互动的结果。动词与构式双向互动的理论优势不仅弥补了构式语法解释力的不足,而且提高了理论解释的有效性与充分性。其次,在语义识解方面。认知语言学基于体验的哲学基础决定了认知语言学对意义来源及意义体系的深度关注。本文借助认知语法对意义识解的系统优势,详细描述了位于动词潜势语义框架中的非显角色,是如何在构式建立的事件图式的激活下被部分选取、压制,并与框架中的其他角色整合共同形成连贯事件图式表征的过程。对动词潜势语义框架的系统识解,弥补了Goldberg构式语法中基于动词论旨角色描述的不足,提高了对动词与构式融合解释的充分性。第三,在体貌互动方面。不同于传统研究中对动词体貌义的单维描述,本文尝试利用Croft(2012)提出的动词体的二维(t/q)几何模式分析法,分别对各类动词与way构式互动中的体貌变化从时间、事件性状两个维度进行了动态描述;利用Croft(2012)针对致使关系提出的三维模式分析法,对不同致使类型的动词与致使移动构式的互动融合,从时间、事件性状、因果关系三个维度进行了全面的动态描写和阐述,是动词与构式体貌互动研究的较新尝试。最后,在构式类型的层级关系方面。本文将way构式与致使移动构式统一归入共同的上位构式范型—移动结果性构式。在同一构式类型内的典型与非典型成员之间,依据不同的规约度、图式度建立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范畴连续统,这些连续统成员之间互为理据,互为规范,共同作用于构式渐变链,促成了新表达式的浮现。
其他文献
中国云南省特别是与缅甸、老挝相邻的地州很早就开展了境外替代发展的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境外毒品形势的发展变化、境外缅甸国内局势的变化等客观因
朱镕基总理在视察国家会计学院的时候,曾三次题词"不做假账"。作为会计人员,不做假账乃是基本的职业操守,而朱总理的三次题词说明在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现象已经十分严重。本文
<正>传媒产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门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现代媒介技术而不断成长起来的产业形态。伴随鼓励性政策的出台,大量资金人才的涌入,以及产业自身优势的显现,我国传
[目的]观察肝纤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48例住院患者按掷骰子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4例复合维生素B,1片/次,3次/d;
<正>流通主体是指决定流通性质的数量界限和质的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流通产业的地位逐步被认识,从"被动说"、"无用论",到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流通体制的改革也在逐
<正>在1 995年日本发生的阪神大地震中,将救灾物资在第一时点送到灾民手中的中坚力量是大荣超市等连锁超市的物流系统。在当前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中国也必须从班在起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
<正>受利润不善原因,开在青岛市区一级核心商圈的国内某一线饰品&日化品特许品牌形象店在进驻青岛不到三个月后宣布关门,核算一下初期投入,100平方左右的房租、装修、前期上
<正>从1995年进入安防领域率先进行监控产品的研发,到2002年实现2亿元销售收入,再到2011年超过20亿元销售额的市场表现。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深圳中兴力维技术有限公司历经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