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苦学派艺术家的衰年变法

来源 :山东艺术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cysc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书画源远流长,中国书画不单单注重画面表现的形式,更注重作品的意境、气韵以及人的修养。当今书画家对身体健康的意识是空前的,长寿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颇大,有的艺术家在晚年还能保持艺术高峰,有的画家则因身体因素不能经常动笔,或因自身修养的缺乏不能迈入新的艺术高峰,不敢轻易变法。但于希宁先生不仅长寿,而且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具有诗、书、画、印和美术史论全面艺术修养的学者型艺术家。于希宁的长寿对其衰年变法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不是于希宁那持续近一个世纪的生命,我们所看到的将不是呈现在今人面前的大家于希宁,可以说他的绘画与生命是互相滋养的。于希宁以梅花名世,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写生梅花,与梅花结下了不解之缘,自此七十余年,于希宁一直在梅花世界里畅游。本文主要以于希宁晚年的画梅艺术为主题,对影响衰年变法的中国画家的年龄与艺术进行具体分析,对支撑于希宁衰年变法的综合修养作出分析,重点对于希宁画梅艺术衰年变法的阶段与特征详解说明分析,最后分析于希宁晚年画梅艺术对后学的影响,以及对画坛的启示。本文共分为六部分,分别为绪论,论文本文和结语。绪论部分首先探讨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对于希宁本人的研究现状作了说明。第一章是探讨中国画家的年龄与艺术。分析了中国书画与养生的关系,长寿与衰年变法的关系和“老境”与“年轻化”的关系。阐释了书画艺术创作对于画家心理与情绪调节的积极作用,这种修身养性和对品德的修养为于希宁衰年变法起到了奠基作用。长寿为艺术家提供了艺术升华的条件,于希宁的衰年变法是艺术成熟期的升华。画论中的“老境”是中国画众多境界之一,是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规律,是画家在技艺成熟时期的表现,是画家绘画时所达到的平淡天真、苍茫古拙的境界。第二章是探讨于希宁的综合修养。于希宁衰年变法的成功离不开“道明气重文雄”思想修养、“物化心灵灵化物”的生活修养、“才德勤修养”的文化修养和“三魂共一心”的艺术修养的支撑。从思想修养、文化修养、生活修养、艺术修养四个方面进一步展开,同时也指出了于希宁作为“苦学派”对艺术知识涉猎之“勤”,分析了于希宁对社会人文的关爱,以及对艺术自然的热爱,在其艺术思想、人生态度上的影响。第三章是探讨于希宁的衰年变法,画梅艺术从诗画梅缘到大化之境。分析了于希宁衰年变法的演变过程,以此时间段的代表性作品着手研究,重点关注了于希宁衰年变法时期的艺术思想情感,以及创作表达技法上的变化。总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衰年变法的前奏(“文革”中期到80年代中期)。于希宁在这时期作品以梅花为主,由写生带动创作,营造意境中诗词志跋和笔墨是两大特征,风格由秀美走向壮美。二是衰年变法的升华(80年代中期到2007年)。在这段时期,于希宁开始了衰年变法,老风格的年轻化,在创作中“移花接木”“写”其个性,“写”其精神,达到创作的“自由之境”。第四章概括地分析了于希宁晚年画梅艺术对后学的影响和对当今画坛的启示,包括于希宁培养了大批人才,刘曦林、谭英林、齐辛民、沈光伟、赵建民、刘玉泉、马麟春、王居明等画家以及山东艺术学院花鸟画教学深受于希宁画梅艺术的影响,简述了于希宁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广博而专精,继承与创新的艺术经验。
其他文献
水下珊瑚礁鱼类图像的监控影像包含有大量的珊瑚礁鱼类种类以及其活动情况,例如出现位置,种类,数量等因素,这些监控影像可以作为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检测的素材。针对于水下珊瑚礁鱼类图像的超分辨率重建与检测有助于海洋生物学家了解自然水下环境,研究不同海洋生物的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综上所述对于珊瑚礁鱼类影像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水下视频监控方案的提出,海洋生物学家可以低成本的获得大量
ψ(3770)是粲介子对产生阈能之上质量最轻的由cc组成的粲偶素态。粲介子的强子衰变过程可以通过W玻色子的外发射、内发射、W玻色子交换等作用发生。自1976年D介子被发现以来,有关D介子的强子衰变已经在各种实验上被广泛研究。然而,由于统计量少和背景很高的原因,已经测量到的D介子衰变末态包含ω介子的过程非常少。基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ijing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
多铁性材料是一种同时具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铁性(包括铁电、铁磁和铁弹性)的材料。由于多铁性材料在新型磁电器件、磁电传感器和非易失性信息存储等实际应用领域展现出了潜在
火灾具有突发性、破坏大、难以扑救等特点,所以现代建筑内大多铺设有感温、感烟等传感器以尽早发现异常情况并应对。但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和工业用火越发频繁、现代建筑及电气设备更加复杂,使得现有传感检测设备越来越难以应对新的消防形势,因此,消防问题现在变得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火灾图像信息提取、火灾检测和预警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并基于此研究搭建了一种消防系统,最大程度减
反应分子动力学(ReaxFF MD)模拟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复杂反应过程,如热解、氧化、催化反应等的机理研究而备受关注。这类过程不仅化学反应复杂、且伴随物理结构的动态变化,模拟
股权激励制度作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手段,由国外引入之后被我国上市公司广泛使用,实际上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如何,会受到公司、行业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行业竞争程度
隔振中的非线性刚度可以在提高低频隔振性能同时不失稳性;非线性阻尼能够抑制共振同时不影响高频特性。因此,研究新型非线性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和隔振性能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利
改善正极电解液界面处的稳定性,减少界面的副反应,是提高正极材料高压循环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本文以LiNi0.5Co0.2Mn0.3O2(NCM523)三元富镍正极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将NiF2包覆在LiNi0.5Co0.2Mn0.3O2表面构建稳定的正极材料/电解液界面层以提高LiNi0.5Co0.2Mn0.3O2正极材料在高压下循环稳定性;此外,论文通过在电解液中添加亚磷酸三(三甲硅烷基)(TMS
在中国传统文化名词中常以“土木之功”一词来概括一切建造的工程,从中可以看出生土材料在我国传统营造技术和建筑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生土作为主要建造材料的营造
液压传动是在机械设备领域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之一,行走车辆、工程机械等工业产品中都广泛地使用了行走马达作为驱动机构,行走马达由减速器和轴向柱塞马达构成,轴向柱塞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