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胆粉及其主要成分熊去氧胆酸影响肝癌的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0001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范围内,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第5位,死亡率第3位,其中半数以上发生于中国。肝癌通常发生于慢性肝病、肝硬化的基础上,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肝癌,虽然治疗方法众多,但总体疗效不佳,亟需寻找更好的防治策略。一方面应高度重视乙肝疫苗接种等干预措施从根源上阻断肝癌,另一方面应积极开拓更好的治疗方法和源头创新药物。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肝癌受到重视,因其整体观更强并能兼顾治疗基础性慢性肝病,提高患者的整体机能、改善生存质量、延长带瘤生存时间。   熊胆是传统名贵中药,因为保肝、利胆疗效显著,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肝病,其主要成分熊去氧胆酸(UDCA)是FDA批准应用于治疗慢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唯一药物。虽偶有报道熊胆及其胆汁酸成分作用于肿瘤的研究,但大多停帘于体外水平,应用熊胆集中于肝癌防治并深入体内水平和临床患者的研究和探讨鲜见报道,因此有必要对于熊胆防治肝癌的作用做进一步的探索,为开发熊胆及其相关制剂用于防治肝癌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   第一部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熊胆粉主要成分熊去氧胆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熊胆粉中UDCA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熊胆粉中UDCA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Symmketry C18(4.6×150mm,5μm);以乙腈-磷酸溶液(0.025mol/L)(28∶72)为流动相,调节pH值为3.0;检测波长为210nm;流动速度为1ml/min;柱温为室温。   结果:熊胆粉中各成分分离良好,进样量在10~30μg范围内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本批次熊胆粉牛磺熊去氧胆酸含量为31.77%,换算后得到熊去氧胆酸含量为24.96%。   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熊胆粉中UDCA含量的方法重现性和稳定性良好,实验操作简单、快速、准确。   第二部分熊胆粉和熊去氧胆酸对人肝癌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   目的:通过体外试验,初步考察熊胆及其主要成分熊去氧胆酸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及其机理。   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为研究模型,熊胆粉、UDCA干预;利用倒置显微镜、MTT、荧光染色观察、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分别观察和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以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结果:熊胆粉、UDCA显著抑制HepG2、SMMC-7721,具有量效和时效关系,能够诱导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提升Bax和降低Bcl-2表达。当含有等量UDCA时,熊胆粉各组对于肝癌细胞的抑制率要高于UDCA各组,在凋亡率和Bax/Bcl-2比值方面,熊胆组明显提高,p<0.05。   结论:熊胆粉、UDCA可能通过阻滞细胞增殖周期和调节Bax/Bcl-2表达,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增殖并以线粒体通路诱导凋亡。除了UDCA,熊胆的其他成分也发挥了一定的抗肝癌作用。   第三部分熊胆粉和熊去氧胆酸对小鼠移植性皮下肝癌的抑制及其机制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进一步探讨熊胆及其主要成分熊去氧胆酸对肝癌的抑瘤作用及其机理。   方法:建立小鼠H22移植性皮下肝癌模型,随机分为单纯模型组、环磷酰胺组及熊胆粉和UDCA分别高低剂量两组。观察体重等一般情况,计算抑瘤率,HE染色镜检,免疫组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因子(VEGF)和p53蛋白表达水平,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2(IL-2)水平。   结果:熊胆粉和UDCA各组的抑瘤率分别达到39.68%、25.29%、21.40%、11.47%,呈现量效关系,HE染色镜检和PCNA表达水平进一步证实了较好的抗肝癌疗效。熊胆粉两组、UDCA高剂量组均显著下调了VEGF的表达水平,熊胆粉两组显著上调了野生型p53蛋白水平。与模型组比较,熊胆粉和 UDCA各组的体重无明显下降、免疫功能指标得到提升,尤其熊胆高剂量组脾指数显著提升;与环磷酰胺组比较,熊胆粉和UDCA各组的体重和免疫功能均显著提升,p<0.05。当含有等量UDCA时,熊胆粉与熊去氧胆酸各组分别对应比较,抑瘤率明显升高,PCNA水平明显降低,显著上调p53表达水平,p<0.05。   结论:熊胆粉和UDCA毒性小,能够抑制肝癌增殖、生长,可能的机制包括下调VEGF、激活p53、提升机体免疫功能。推测除了UDCA,熊胆的其他成份也确切地发挥了抑瘤作用。   第四部分熊胆粉对大鼠诱发性原位肝癌模型的影响   目的:探讨熊胆粉干预肿瘤微环境,对原位肝癌模型的影响,为熊胆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熊胆高低两个剂量组。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溶液代替饮水诱发肝癌,熊胆两组用熊胆粉干预。观察体重等一般情况,第18周末处死动物,记录肝脏大体标本情况及肝脏体重比值,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肝功能,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PCNA和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熊胆两组体重升高(p<0.05),肝癌结节数目和直径较小,肝脏体重比值亦明显较小,肝硬化较轻、癌组织分化较好,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显著降低,PCNA和α-SMA表达水平降低,α-SMA减少有显著意义,p<0.05。   结论:熊胆一定程度上延缓、抑制了DEN诱发肝癌的发生、发展进程,可能与减轻肝脏损伤和炎症反应有关,还可能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进而减轻肝纤维化、肝硬化有关。   第五部分熊胆粉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熊胆粉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   方法:将42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予TACE及对症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中药熊胆粉。3个月后观察AFP、肿瘤客观指标、肝功能及分级、免疫功能、生存质量、毒副反应,随访12月比较生存率。   结果:治疗后两组AFP均明显下降,而联合组更加显著(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6.67%、61.90%,6月、9月、12月生存率分别为85.71%、80.95%、61.90%和76.19%、61.90%、52.38%,联合组均有升高,其中9月生存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的肝功能指标和Child-pugh分级得到改善,CD3+、CD4+T细胞和CD4+/CD8+显著升高,p<0.05。而KPS评分和骨髓抑制方面,联合组亦表现更好。   结论:初步的临床研究表明:熊胆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可能通过改善肝功能、提升免疫功能,从而提升疗效、改善生存质量、减轻毒副反应。
其他文献
某炼油公司400万吨/年高压加氢裂化装置是一套在建新装置,工艺复杂,操作难度大,精度要求高。为了更好的辅助操作人员熟悉工艺和掌握操作,采用仿真技术成功开发出高压加氢裂化
  大学章程建设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必须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相适应。随着经济政治社会的改革
高校依法自主办学,应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和建设,用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学校的健康发展.大学章程是处理高校内外部关系的基本法律依据.制定大学章程,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对于高校科学
高职院校章程是学校的"宪法",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是大学现代性的重要内涵与品质特征,反映了高职院校和社会特别是和政府间的关系,彰显着高职院校的使命要求.在综合分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概括起来就是"党委领导、教授治学、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大学章程作为现代大学法人设立的
大学章程是高等学校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重要依据,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载体.东京大学是日本国立大学的开端,在受到政府管理多年后,该校制定了《东京大学宪章》,走上
执行力是一个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高等教育系统的规范化与和谐发展离不开大学章程执行力的保障.国外的大学章程建设比较成熟,根据大学权力渊源的不同,可将其章程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能提高植物抗重金属毒性。本研究目的是评价镉(Cd)胁迫条件下AMF对烟草生长和抗Cd毒性的影响。烟草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作用。但是土壤镉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烟草的种子萌发、烟苗发育、表观形态、光合作用、酶活性等。镉污染是我国污染面积最大,污染最严重的一种典型重金属污染形式。重金属含量过高的烟
木质素磺酸盐(LS)是造纸工业的副产物,来源丰富,分子中存在大量芳香结构和羟基、磺酸基及甲氧基等极性基团,将其改性制备的材料具有吸附金属离子或有机物的作用;但目前改性方
生活垃圾填埋产生的非甲烷有机物(Non-Methane Organic Com pounds,NMOCs)具有突出的环境危害.本文针对填埋场NMOCs的组成特征及表面浓度展开研究,利用静态箱法取得北京某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