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化学转化膜耐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ularit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着色法是制备不锈钢化学转化膜的主要方法。化学着色法的优点是着色工件的形状可以很复杂,而且得到的转化膜颜色均匀,但是较难控制的是颜色的重现性。目前对于化学着色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基本上是在INCO法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进,着色溶液的成分为:CrO3 200~300g/L,H2SO4 250~500g/L,温度80~90℃。不锈钢浸在着色溶液中,表面就会被氧化形成铬、铁、镍的氧化物,颜色也随着表面膜厚度的改变而变化。着色过程中不锈钢的表面电位会随时间发生变化,转化膜呈现的颜色与着色电位差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控制一定的电位差可得到相应颜色的转化膜。化学转化膜比不锈钢基体具有更强的耐蚀性,不同颜色的转化膜耐蚀性能也不同,这和膜层的结构和元素含量分布有关。 本文在对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和总结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以下内容的研究: (1) 用化学着色法,在CrO3-H2SO4着色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添加剂,对1Cr18Ni9Ti不锈钢进行了表面着色处理研究。确定了化学转化膜耐蚀最优工艺:着色溶液CrO3 250g/L、H2SO4 270ml/L、添加剂20g/L,着色温度50℃,时间30min。添加剂的加入加快了着色过程,使工艺温度降低了30~40℃。 (2) 测量了着色过程中不锈钢的电位—时间曲线,研究了添加剂浓度和温度对着色过程的影响。根据着色电位-时间曲线得到了多种颜色转化膜的电位差范围,确定了着色时间—转化膜电位差—转化膜颜色的对应关系。通过控制一定的电位差即可得到相应颜色的转化膜,提高了化学着色法工艺的色彩重现性。 (3) 采用动电位极化法研究不锈钢化学转化膜的电化学稳定性;用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法和辉光光谱(GDOES)分析法对金黄色和蓝色转化膜层进行元素和结构对比分析,对两者耐蚀性能的差异进行了研究。 (4) 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转化膜点蚀源和蚀坑形貌及用电子能谱进行元素成分分析;用X射线衍射仪(XRD)定性定量分析点腐蚀产物组成,对转化膜点腐蚀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锈钢化学转化膜点腐蚀发展模型。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从大豆胚芽中提取和纯化总异黄酮的方法与工艺,包括总异黄酮的初步提取和异黄酮提取物的固体酸水解两个主要过程。 在大豆胚芽总异黄酮初步提取条件优化实验中,以
本文以实践育人的理论解析为研究起点,以高职实践育人的发展历史为切入点,结合高职实践育人的现实状况,明确了高职实践育人的融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以会计专业为例开展典
物理抽象概念的表示以及理想的物理实验环境的模拟,一直是中学物理学习中的重难点。一些抽象思维尚未完全成熟的高中生难以准确地想象天体运行的规律。而虚拟现实以其沉浸性
本文论述了应用在长时间无零漂积分器中的单元积分电路的原理与设计。该电路结合了零点补偿和基于斩波思想的分段积分两项技术,主要解决传统模拟积分器存在的积分零漂问题,使
  对使用不同牌号奥氏体不锈钢焊材(E309L)的异种钢焊接接头进行焊接试验、并对其焊缝进行了侧向弯曲、冲击等机械性能实验,发现奥氏体不锈钢焊材的焊接接头韧性和塑性都无
目的 观察脑血康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流变的改善作用以及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和影响.方法 采用肾上腺素和冰水浴制造大鼠“血瘀”模型,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同时还采
<正>关于衡水中学的争论,可谓由来已久。但在我看来,却根本不存在什么争论。首先,衡水中学是一所不正常的学校,是"反教育"的"高考训练营"和泯灭人性的"考试机器加工厂",完全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汉族人口的持续迁入在今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城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汉族聚居区,城区汉族与城郊回族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既隔离又相互依存的特点。改革开放
针对某一特定元素的特征X射线进行探测,激发源能量的选择是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利用蒙特卡罗的MCNP4C程序,研究分析不同能量的激发源对铁、铜、银特征X射线激发效率的影响,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