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术后再次插管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s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全麻后恢复室(PACU)患者发生严重呼吸并发症导致二次插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进入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PACU的全麻患者中,发生二次插管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按1:5比例随机抽取同时期进入PACU并成功拔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分别从:患者相关、手术相关以及麻醉管理相关三方面因素进行比较,筛选出导致二次插管的高危因素。结果:46507例患者中有32例在PACU经历了二次插管,发生率为0.07%。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一般情况(高龄、男性、肥胖、ASAⅢ级及以上、术前Sp02<95%)、术前罹患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低蛋白血症)及手术相关(气道手术、开胸手术、手术持续时间>3h)与复苏期发生二次插管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AⅢ级及以上(OR=9.690,95%CI2.814-33.374),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OR=9.498,95%CI1.160-77.749)、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OR=10.770,95%CI1.450-80.012)、开胸手术(OR=13.325,95%CI4.501~39.451)为导致PACU内二次插管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临床上可根据ASA分级、COPD病史、SIRS及开胸手术于拔管前预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预防术后早期PACU内再插管的发生并改善其转归有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病人血清Ghrelin水平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对80例持续性AF病人和80例窦性心律不齐病人的血清Ghrelin水平进行检测,且测定所有病例血糖、
目的测定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各脏器组织中的病毒核酸含量,了解病毒复制与疾病进程的关系,为H5N1禽流感病毒致病机理与防治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建立的荧光定量RT-P
良好的体验是后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性正好与后现代社会合拍,因此,时代需要新美学表达自己。新美学就是新的体验美学。前美学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因为它
科学和技术相互促进、紧密相关,在科学教育中需要积极渗透和开展一定的技术教育。以"海带制碘"为例,提出在化学教学中应该结合课程主题深入分析相关的技术教育内容及价值,进
在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中,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成效的教学体系[1]。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以及科技的极大发展,传统的授课式教学法(Lecture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我院诊治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采用宫腔镜联合来曲唑治
面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复杂化及社会治理创新,多元主体治理成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变革的新路径。实践中各省市等地方政府正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办民营、公建民营、发放补贴等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