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责任血管类型与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80例原发性面肌痉挛病人,入院后均行颅脑MRI平扫以及3D-TOF-MRA成像和3D-FIESTA序列检查,除外继发性病因,行微血管减压术,术中显露面神经出脑干区,根据影像学资料与手术所见,探明责任血管,按照其类型不同分成两组:椎-基底动脉压迫组(责任血管含有椎-基底动脉)17例;小血管压迫组(责任血管不含椎-基底动脉)63例。松解压迫面神经的责任血管,在责任血管与脑干间置入适量的Teflon垫片,观察及跟踪病人的疗效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并随访12-30个月,治愈46例(57.50%),改善25例(31.25%),无效9例(11.25%),有效(治愈与改善)71例,总有效率为88.75%,椎-基底动脉压迫组有效12例(70.60%),小血管压迫组有效59例(93.70%),椎-基底动脉压迫组疗效较小血管压迫组差,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出现延迟治愈23例(28.75%),椎-基底动脉压迫组8例(47.06%),小血管压迫组15例(23.81%),椎-基底动脉压迫组延迟治愈发生率较小血管压迫组高,两组延迟治愈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60)。出现复发3例(3.75%),其中椎-基底动脉压迫组1例,小血管压迫组2例。并发症主要为听力下降出现8例,迟发型面瘫出现4例。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责任血管类型P值为0.027,OR值为5.867,95%CI:1.228-28.018。责任血管包含椎-基底动脉是手术疗效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微血管减压术目前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有效率高,复发、无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责任血管含有椎-基底动脉的面肌痉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疗效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