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时期家具风尚的审美文化研究——以江南地区为中心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mlypm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传统家具史上的巅峰和明代审美文化的一大典型,晚明时期的家具自二十世纪上半叶起一直吸引着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学界对晚明家具形制和工艺的研究已趋完善,对具有“古雅韵味”的“明式家具”风格与古典文人趣味之关系的论述亦不乏精彩之处。但细观之下,这一时期的家具风尚并非都与古典文人雅趣相符,而是在整体上呈现出复杂、多元,甚至矛盾的特征,已有成果对此的探讨和阐释尚存不足。晚明江南地区独特的家具风尚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哲学思潮、审美观念和风俗信仰等所构成的特殊文化语境息息相关,如不能充分理解和把握该语境,便不能合理地解释这个时期家具领域的诸多审美文化现象、理清其发展趋势、揭示其民族特征。本文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和文化人类学的学术视角,梳理和论证晚明江南士民的思想观念、风俗信仰,考察和分析当时的文人笔记、方志、图像、实物遗存中的家具相关材料,开展这一时期家具风尚的“审美文化研究”,力图还原其独有的思想渊源、时代趣尚、文化品格、人文价值和美学特征,揭示其所体现出来的古代审美文化演变的特殊机制和内在规律。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宏观上梳理和把握孕育晚明江南地区家具审美风尚的独特历史文化背景。其一,考察和分析晚明江南家具文化兴盛的物质条件,如工商业城市和消费的繁荣兴盛、社会结构的剧变、家具形制与工艺的历史积淀等;其二,分析和论证晚明思想领域由“以理为本”的程朱理学到“以心为体”的阳明心学,再到王畿和泰州诸子“混融儒禅”、高扬主体性的左派王学的转向;其三,考察晚明江南士民“尚侈”、“信鬼神,好淫祀”等地域文化与民间风俗,梳理和论述与当时家具文化渊源颇深的佛教信仰的基本状况,指出佛教在心学思潮下的复兴和世俗化色彩浓厚的净土宗地位的上升,尤其以袁宏道、冯梦桢等为代表的大批文人居士由独尊禅学到“禅净圆融”,甚至“重净轻禅”的微妙变化。第二章从“身体”这一维度论证晚明心学思潮对江南地区家具风尚的影响。首先,考察晚明之前的主流家具审美观,论述古人对家具所承载的伦理、道德因素的重视与强调;其次,梳理和分析泰州学派的王艮、李贽等人从哲学层面对个体及其感性身体的重视与强调,指出宣扬身体逸乐和感官快适已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话语;最后,论证和揭示在“身体意识”发生剧变的新的文化语境中,晚明家具审美主体对身体舒适、身体颐养和感官快适的重视远超前人,阐明这一时期的家具风尚已日益由“伦理关切”转向“身体关切”和“趣味关切”。第三章论证和阐释在晚明心学语境中,古典美学的崇“真”尚“淡”趣味对江南地区家具风尚的影响。首先,梳理和分析源自道家美学,并逐渐融会儒家美学和禅宗美学,以“平淡自然”为主的古典美学尚“真”趣味,论证其在心学思潮中的复兴及在各文艺领域中的流行;其次,论证和揭示这一古典“真趣”在晚明家具审美文化上的反映,如由文震亨、莫是龙等江南文士所引领的各阶层民众对古树根、枯藤等“自然天成”的家具造型和黄花梨、大理石等天然纹理优美的家具用材的喜爱,以及对平淡素朴、不尚雕镂的苏作家具风格的推崇等。第四章分析和论证晚明江南地区家具风尚在浪漫文艺思潮中所呈现出的诸多新特征。首先,分析和揭示“真”范畴的审美意涵在心学“狂禅派”和浪漫文艺运动影响下的拓展,阐明晚明士民“率性任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论证袁宏道、汤显祖等人所鼓倡和实践的浪漫文艺运动对主体情感之“真”、个性之“真”、甚至欲望之“真”的推崇,指出其对儒家美学“温柔敦厚”范式的突破;其次,分析和阐释以“情性自然”为主的浪漫美学新型“真趣”对晚明家具领域的影响,如家具创作主体、审美主体和批评主体对家具创新性、新奇性、个性化的强调与追求,家具审美主体“寄情于物”的细腻情怀,以及在一定程度上走向物欲化、情欲化的家具审美文化新景观。第五章论述和阐释晚明江南士民的风俗信仰对家具装饰纹样和装饰风格的影响。首先,以佛教“卍”字纹为例,考察、对比晚明前后的家具装饰意趣,指出其在晚明家具上的流行程度远超以往;其次,分析风靡晚明各阶层的净土宗与唐宋时期盛行的禅宗在宗教思想和审美旨趣上的差别,揭示二者看待佛教符号和佛教偶像的不同态度,论证在极为重视佛“身”、“相”的净土信仰语境中,将“三十二大士相”之一的“卍”字符应用于家具装饰的文化合法性得以确立;最后,阐明净土信仰语境的普及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一些既承载着极乐净土的吉祥隐喻,又与市民阶层向往平安、长寿、富贵等世俗生活理想息息相通的家具装饰纹样和装饰风格在晚明及之后时代的盛行,如净瓶纹、宝瓶纹、寿字纹和“百宝嵌”等。结语部分总结和梳理了本研究的主要发现,特别是晚明心学、浪漫文艺思潮、净土信仰等社会文化语境对江南地区家具风尚的具体影响和作用机制;揭示出家具审美主体对感性身体远超前人的重视、家具审美和创造主体的“崇新尚奇”趣味、信仰与世俗混融的吉祥纹饰在家具上的盛行等诸多文化现象,不仅与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和家具工艺关系密切,亦是当时独特的文化语境的产物。
其他文献
报纸
将“文本”的范畴边界,从“书面性”这种单一形态标准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而直接以其功能和角色的特殊性为依据,将它们作为一种用于呈现和传达意义的装置来看待,如此才算得上触及本质。其中,语言、表情以及肢体动作这类基本能力,直接依托于人类的身体而发挥作用,无疑是所有表意方式中的最基础类型。除此之外,人们还将这种能力延伸到自己身体之外,通过对周围世界中的客观物质进行刻意改造,来实现对于自身意志要素的客观化呈现
学位
学位
学位
公平性问题广泛存在于互联网中。在互联网传输中保持带宽分配的公平性,对避免拥塞和保证用户体验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近年来兴起的以Copa、BBR为代表的基于延时的拥塞控制算法能降低数据包的排队延时。然而,这些算法在部署时无法与主流TCP算法公平分享带宽,即存在TCP不友好问题。另一方面,视频流量迅速增长,成为互联网传输的主要组成部分,多个视频流客户端共享一个瓶颈链路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底层的拥塞控制
学位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5年全国大样本基线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学业负担对我国初中生视力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校内客观学业负担对初中生视力健康有显著负向影响;校外学科类学习时长对初中生视力健康有显著负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之间存在异质性;校外非学科类学习时长对初中生视力健康有显著正向影响。为此,该研究建议各级政府要贯彻“双减”政策,保护
期刊
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8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呋塞米片治疗,观察组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呋塞米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心肌损
期刊
学位
报纸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造影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部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于本院体检的10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先进行上消化道造影,再通过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CEA、CA72-4浓度,以术后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根据诊断情况比较两种方法单独以及联合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结果 研究组CEA、CA72-4浓度高于对照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