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念型是韦伯的社会学方法论的核心之一,理念型的建构为韦伯从理论角度想象现实、开展类型比较创造了基本条件。依照理念型方法论,韦伯建立起三种支配类型:理性化支配、传统型支配和卡理斯玛支配,但这三种支配类型的意义又超过了政治社会学的范围而具有某种全局性。本文把卡理斯玛作为理性化的反命题建构起两者之间的张力关系,以及论述卡理斯玛在韦伯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韦伯文本中,卡理斯玛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一是“个人的品质(能力)”,用以回答支配者何以可能的问题,二是“社会革命的力量”,用以解答社会变革何以可能的问题,三是“法理的根源”,用以回答社会如何建构的难题;具有三大特征:神圣性、超越性和自反性。它和理性化一起构成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同形态的宗教、支配和法律。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反动共同构成人类发展的动力,也形塑了韦伯的困境。韦伯这一份极具魅力的遗产激起后人的兴趣,从帕森斯、卢曼到布迪厄和沃斯理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企图解构卡理斯玛和理性化之间的悖论,走出韦伯的困境,作了大量有意义和价值的探索,但是最终都没有成功。卡理斯玛和理性化之间的悖论是结构性的、无法消除的因而是永恒的悖论。这也就决定了人类的发展始终处于两者之间,无法摆脱其中任何一方。因此,卡理斯玛和理性化将成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