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共产党艰苦的发展岁月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贯穿始终,实践活动与理论活动的高度统一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胡耀邦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发展者,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都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准则,不断纠正各种错误思想和行为,适时引领中国时代,开拓并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内涵,为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推进,是在同不同势力斗争、不同思想交锋、不同力量转换中,逐步得以探索发展的。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以胡耀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为线索,通过对其创办《理论动态》、组织真理标准大讨论、召开理论工作务虚会、推动全面改革等具体理论活动和平反冤假错案、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来综合展开论述,力求全面剖析和系统解读胡耀邦担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组织部部长、兼任中宣部长、当选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职务期间,身体力行,适时看清眼前之睫,总结历史经验,化解国家危难,完善党的建设,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正确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在这十年时间里,胡耀邦的思想着重以报告和讲话的方式来体现,内容广泛而丰富,大都带有纠偏的倾向,即纠正“文化大革命”和“两个凡是”的错误。在此基础上,文章最后强调了胡耀邦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旨在重申党员干部无论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要履行:坚定信念,透彻理解马克思主义;重视调查研究,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增强干部修养,提高党员党性;为民着想,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这也是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