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NF-TrkB通路介导耳穴电刺激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及抑郁样行为的效应机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n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近年来,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据国际糖尿病联盟2021年11月更新的数据显示:世界范围内的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已高达5.37亿,占全球总人口数10.5%;中国人糖尿病患病人数在2011-2021年间,从9000万增长到了1.4亿。糖尿病会导致身体症状以外的情绪障碍,其中抑郁症是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以情绪低落、快感缺乏为主要表现症状,同时可伴有活动缓慢、食欲不振和无助感等。糖尿病人群罹患抑郁症的风险相对更高,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有30%以上的概率被诊断为抑郁症;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倾向较普通人高出三倍。传统医学古籍中虽未见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确切记载,但相关的临床表现在历代古籍中有散在记录。糖尿病归属于传统医学中的“消渴”。抑郁症的症状比较复杂,与祖国医学中的“百合病”、“脏躁”“郁证”等临床表现有诸多相似之处。现代研究发现,包括持续高血糖状态在内的各种应激所导致的肝脏相关的病理改变,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变化相关,其中兴奋或抑制状态的大脑皮层以及以交感神经为主的自主神经功能等都与肝脏功能有密切联系。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降糖联合抗抑郁的对症治疗,且存在病情容易反复、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等弊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一种与神经、免疫、代谢等相关的营养因子,BDNF为神经元的存活及正常生理功能提供所必须的营养支持。BDNF及其同源受体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B,TrkB)除了在神经元的存活、分化和可塑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外,还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挥调节能量和葡萄糖稳态的作用。研究表明,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可增加海马BDNF含量进而激活神经保护途径以缓解抑郁症状,同时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但VNS存在易感染、呼吸困难、咽喉嘶哑等手术并发症。神经解剖学研究表明,耳穴心、肝、脾等所在的耳甲区正是体表唯一有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存在的区域。课题组多年来关于耳穴电刺激(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的研究已经充分证实基于VNS技术和传统中医耳穴理论的taVNS对糖尿病及抑郁症治疗都有着良好的疗效。刺激迷走神经可在调节糖脂代谢的同时改善糖尿病大鼠的抑郁样行为,迷走神经的激活在抑制细胞凋亡的同时,通过迷走神经肝支提高肝脏代谢功能,但其具体生物学机制尚未明确。海马是调控情绪的重要脑区,也是调控糖脂代谢的主要脑区,而肝脏也是维持代谢和情绪调节的外周靶器官之一。由此,可以认为迷走神经通过BDNF-TrkB通路达到降糖以及抗抑郁的作用。故本研究选用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糖尿病造模方法,采用美国DSI(Data sciences international)植入式生理信号遥测系统,将采集时间点精确到1次/30s,实现活体实时监测taVNS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即时血糖的影响;应用TrkB受体特异性阻滞剂K252a,探讨taVNS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行为学、糖脂代谢相关的生化指标、海马BDNF-TrkB通路相关蛋白以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进一步阐释taVNS调节糖脂代谢及抗抑郁的效应机制。目的(1)观察taVNS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实时血糖的影响;(2)观察taVNS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糖脂代谢的影响;(3)阐明海马BDNF-TrkB通路介导的taVNS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及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一taVNS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实时血糖的影响将12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C组)、模型组(Model,M组),和耳穴电刺激组(taVNS,T组)。高脂饲料喂养4w后,T组大鼠采用高脂饲料联合腹腔注射35mg/kg 1%STZ(0.1mol/L,pH=4.4柠檬酸缓冲液溶解)使大鼠处于持续高血糖状态,以空腹血糖值(Fasting blood-glucose,FBG)≥16.7mmol/L 作为评定造模是否成功的标准。其余 C 组大鼠给予正常饮食,各组大鼠保证饮食充足和正常昼夜交替。C组、T组:造模成功后开始在吸入异氟烷条件下给予taVNS干预。在2%异氟烷吸入麻醉下,采用韩氏电针仪,连接两个正负极自吸附导电磁铁,无创固定于大鼠的耳甲内外两侧,选用的电刺激部位为耳迷走神经的分布区域,刺激参数选用疏密波2/15 Hz,2mA,每次30min,每天1次,持续7天。应用美国DSI植入式生理信号遥测系统,在大鼠清醒自由活动的状态下,持续连续实时监测各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的血糖和体温的变化情况。实验二taVNS对糖尿病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及糖脂代谢的影响48只体质量为200±20g的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C组,M组,T组和TrkB受体特异性阻断剂对照组(K252a,K组),每组12只。造模方法及标准同实验一。每两周检测旷场实验得分、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以评价大鼠抑郁样行为。从第6周开始对T组、K组大鼠连续干预21天,C组和M组不予taVNS干预,K组:在每次刺激前30min腹腔注射TrkB特异性阻断剂K252a(25μg/kg)。每周测量大鼠体质量、FBG变化,每两周进行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分别在各组大鼠造模前和造模后尾静脉取血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GHbA1C)的变化;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胰腺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实验三BDNF-TrkB通路介导taVNS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及抑郁样行为的效应机制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脑区中BDNF、TrkB、PI3K、AKT、mTOR的蛋白表达;通过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通过Tunel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实验一taVNS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实时血糖的影响(1)血糖昼夜变化:与C组比较,M组大鼠血糖昼夜波动较大(P<0.05);经过taVNS干预后,与M组比较,T组大鼠昼夜血糖波动趋近于C组。(2)体温昼夜变化:与C组相比,M组大鼠体温变化波动显著增大(P<0.05);经taVNS干预后,与M组相比,T组大鼠体温变化波动显著减小(P<0.05)。(3)各组大鼠体温与血糖的相关性分析:各组大鼠体温与血糖呈正相关,即体温随血糖的升高呈上升趋势。(4)taVNS对大鼠实时血糖的影响:taVNS使各组大鼠随机血糖呈上升趋势,C组大鼠在干预停止后,随机血糖在60min内下降至平稳,与干预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M组大鼠第1天、第4天干预结束后25min随机血糖下降到最低值,在第7天干预结束后40min随机血糖下降到最低值,随后血糖呈上升趋势,在干预结束后60min随机血糖趋于平稳,与干预前相比随机血糖显著降低(P<0.05)。与第1天的初始血糖相比,第7天的随机血糖值显著降低(P<0.05)。持续7天刺激后,与随机血糖的基线比较,C组大鼠随机血糖无统计学差异(P>0.05),M组大鼠随机血糖显著降低(P<0.01)。实验二taVNS对糖尿病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及糖脂代谢的影响(1)一般情况:C组大鼠行动敏捷,对外界环境反应敏捷,好动;形体匀称,体质量呈持续增加趋势,皮毛健康光泽度良好,二便正常,角膜清透未见异常。M组大鼠可见明显的多食、多饮、多尿,C组大鼠比较,体质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降低,即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随着持续的高血糖状态,M组大鼠的消瘦情况逐渐明显,并伴随着活动减少,精神萎靡以及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迟钝,毛色晦暗、发黄并可见大幅度脱落,采血后易发生烂尾现象,部分大鼠出现大便稀溏。T组大鼠体质量增长速度缓慢或保持稳定,毛发脱落情况逐渐缓解,摄食量、饮水量及尿量均减少,大便恢复正常。K组与M组大鼠比较变化不大。(2)体质量:各组大鼠造模前体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大鼠比较,在第3w高脂饲料喂养的大鼠体质量出现统计学差异(P<0.01)。在第7w体质量显著下降(P<0.05)。经过taVNS干预后,与M组相比,T组大鼠的体质量下降得到缓解,taVNS的作用可以被阻断剂阻断。(3)旷场实验:造模前各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和垂直运动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在第4w开始,与C组比较,M组大鼠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和垂直运动得分明显降低(P<0.001),表明M组大鼠探索能力降低,出现焦虑抑郁样行为;taVNS干预第3w,与M组相比,T组大鼠水平、垂直运动得分明显增加(P<0.01);与T组比较,K组大鼠水平运动得分和垂直运动得分明显降低(P<0.01)。(4)强迫游泳实验:造模前各组大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静止不动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组间具有可比性;在第4w开始,与C组比较,M组、T组大鼠强迫游泳静止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1),表明M组大鼠出现抑郁样行为;taVNS干预3w后,与M组相比,T组强迫游泳静止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1);与T组比较,K组大鼠强迫游泳静止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1)。(5)空腹血糖:与C组相比,M组大鼠FBG从第5w开始显著升高(P<0.001);taVNS干预后,与M组比较,T组血糖在第7w显著降低(P<0.001)。与T组比较,K组大鼠血糖显著升高(P<0.01)。(6)血清INS、TG、TC和LDL-C含量:造模前各组大鼠在血清INS、TG、TC和LDL-C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组间具有可比性;在第4w开始,与C组比较,M组、T组大鼠血清INS含量明显增加(P<0.001),此实验表明M组大鼠出现胰岛素抵抗;taVNS干预3w后,与M组相比,T组血清INS、TG、TC和LDL-C含量显著下降(P<0.001);与T组相比,K组血清INS、TG、TC和LDL-C含量显著上升(P<0.001)。(7)GHbA1C:与C组比较,M组大鼠GHbA1C水平明显升高(P<0.01);taVNS干预3w后,与M组相比,T组GHbA1C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T组比较,K组大鼠GHbAlC显著升高(P<0.05)。(8)胰腺形态学改变:C组大鼠的胰腺细胞团形状主要以规则的圆形和椭圆形的细胞团为主,结构完整且边缘清晰可见,胰岛β细胞数量丰富、形状规则均匀、体态饱满充盈、结构排列紧密;M组大鼠胰腺组织细胞团形态异常,整体结构欠规整、胰岛细胞的边缘不清,胰岛内细胞质染色变浅或以空泡样状态呈现;与M组大鼠比较,T组大鼠胰腺组织形态组织结构均有改善;与T组大鼠比较,K组大鼠胰腺组织形态结构未见明显改变。实验三BDNF-TrkB通路介导taVNS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及抑郁样行为的效应机制(1)海马脑区BDNF、TrkB、PI3K、AKT、mTOR的蛋白表达:与C组相比,M组大鼠海马BDNF-TrkB通路以及下游通路的PI3K、AKT、mTOR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M组相比,T组大鼠BDNF-TrkB通路以及下游通路的PI3K、AKT、mTOR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TrkB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与T组相比,K组大鼠的BDNF、TrkB、PI3K、AKT、mTOR蛋白显著降低(P<0.05)。(2)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改变:C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规则,排列紧密有序,细胞结构层次清晰,染色质均匀,神经元间隙正常,胞核圆形或椭圆形。M组海马神经元肿胀,核固缩,胞浆染色强烈,呈空泡状结构,排列欠规则,层次紊乱,神经元间隙延长。与M组相比,T组海马空泡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排列稍显规则。与T组比较,K组海马神经元形态欠规则,排列稍显紊乱。(3)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与C组比较,M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显著上升(P<0.05);与M组相比,T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1);与T组比较,K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高血糖状态使模型大鼠昼夜血糖和体温波动增大,而taVNS可以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生理节律紊乱,并显著降低大鼠的随机血糖。(2)高脂饮食结合腹腔注射STZ制备的糖尿病模型大鼠,可自发的出现抑郁样行为。taVNS通过调节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糖脂代谢,发挥降糖作用,同时改善糖尿病大鼠的抑郁样行为。而taVNS的这些作用可被TrkB的特异性阻断剂K252a阻断。(3)糖尿病模型大鼠BDNF-TrkB通路以及下游通路的PI3K、AKT、mTOR蛋白显著降低,taVNS刺激可显著上调糖尿病模型大鼠海马脑区的BDNF、TrkB、PI3K、AKT、mTOR的蛋白表达,继而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而TrkB的特异性阻断可抑制上述效应,说明海马脑区BDNF-TrkB信号通路可能是taVNS发挥降糖及抗抑郁效应的作用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随着第四次信息革命的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应用快速兴起,如何高效存储、传输和处理产生的海量数据成为了当前电子信息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冯·诺依曼架构是指数据存储与处理分离的计算架构,当前正受限于存储器与处理器的性能失配问题,成为了限制处理器性能与效率的瓶颈。同时,摩尔定律正在逐渐失效,依靠器件尺寸微缩来继续提高芯片性能的技术路径出现了功耗和可靠性问题,更加剧了冯·诺依曼瓶颈的恶化,亟需从器
学位
互联网领域和智能硬件设施的技术进步和应用普及,促进了了智能设备和人类社会的相互融合。现有的互联网数字平台已经在向万物互联体系迈进,未来移动通信技术中的智能设备的连接数量对比现在的智能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的连接数量将超过几百上千倍。智能设备的计算环境和同人类之间的交互环境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复杂,人类开始对各种新型的智能设备有了更高级的要求:“人类不需要主动去适应新型的智能设备,智能设备和交互技术的发
学位
锂离子电池已经在便携式设备与电动汽车等领域有了广泛应用,但锂资源的匮乏及其在地壳中的不均匀分布限制了锂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领域的发展。由于钠元素储量更加丰富,具有相似工作原理的钠离子电池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储能技术。其中正极材料是提高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组件,但钠离子相较于锂离子具有更大的离子半径,因此合适的正极材料是钠离子电池开发与优化的重要方向。钠化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具有易合成、离子电导率
学位
莱赛尔纤维由于具有良好的亲肤性、可生物降解性、透湿透水性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服装、工业过滤材料、无纺布等领域。然而,由于原料溶解浆的成本高,制备过程中溶剂的稳定性低等缺点,使得莱赛尔纤维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凭借其独特性能在生物质组分溶解、分离方面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采用离子液体既可以选择性除去化学浆中的半纤维素制备溶解浆,降低溶解浆的生产成本,也可以作为
学位
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日益增长的信息安全需求成为密码学研究的催化剂。经典密码学基于计算复杂度确保信息的安全传输,然而量子算法的出现和量子计算机的研究使经典密码体系的安全性面临威胁,在这个背景下诞生了量子密码学中一个最重要的领域——量子密钥分发(QKD)。QKD的安全性基于量子物理的基本原理,通过与一次一密的加密方法相结合,为通信双方提供了一种无条件安全的共享密钥的方式。自第
学位
热力学是宏观唯象理论,是经典物理学中最富有深意、影响最为深远的部分之一。Einstein曾说过,经典热力学是唯一具有普适性的物理理论。那么量子热力学呢?在量子物理的领域,传统热力学定律的适用性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量子热力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此领域尝试研究清楚宏观尺度的热力学在量子尺度是否适用,或者在纳米尺度是否存在新的规律。在本文中,我们利用耗散子运动方程(DEOM)理论研究了开放量子体系
学位
环形高分子链具有独特的闭环结构,与线形高分子链的尺寸和动力学行为具有巨大的差异,从而受到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生物物理、化学化工等领域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线形高分子熔体中,只需要添加极少量的环形高分子,体系的流变性能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如:熔体的黏度显著增加。因此,含环共混体系是一类极具应用前景的功能型复合材料体系。然而,在单组份环形高分子熔体、线/环高分子共混体系、以及二分散环形高分子熔体中,
学位
在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大约50%的良率损失由制造过程中存在的污染杂质造成。随着工艺尺寸全面降至纳米级,极微量、极小粒径的污染物就可能导致针孔、微孔、微裂纹等结构缺陷;造成短路断路等电路故障;产生不必要的电化学反应;加速器件老化;还易导致电路的临界行为,造成边缘缺陷、混合缺陷等多种新故障类型;引起缺陷多样化等。因而造成电路的严重故障甚至直接导致器件失效。对污染物的精确检测可定量表征晶圆洁净程度,有助
学位
作为一种新兴的诊疗方式,近红外荧光成像引导的肿瘤光动力治疗(PDT)和光热治疗(PTT)正在广泛吸引着大家的关注。由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丰富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等优点,有机发光纳米组装体逐渐成为光学诊疗试剂的理想选择。但是,目前的具有较短吸收和发射波长的光学诊疗试剂面临着穿透深度低、光动力和光热效果差、成像效果不理想以及化学或光稳定性差等问题,开发稳定的、具有长波长吸收和发射的、优异光热和光动力性能的
学位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48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control)、糖尿病(DM)、右美托咪定组(DEX),每组各16只;除control外,其余组28只SD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四周后以40 mg/kg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4周后检测随机血糖≥16.7 mmol/L为造模成功;DEX组在DM组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