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低保福利依赖问题研究——以河北省井陉县为例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shua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低保制度雏形始于2003年,由民政部组织开展农村低保制度的从新建立部署,形成了农村低保制度与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并行的农村救助体系,拉开了全国范围内农村低保制度落地的大潮。河北省于2006年确定建立此项制度,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所在地区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农村居民可以申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近年来,在农村低保覆盖面迅速扩大的过程中,对农村低保“扶懒不扶贫”的诟病日渐增多。中国学界和公共平台也出现了关于低保这项救助制度“养懒汉”的担忧。“扶懒不扶贫”、“养懒汉”是否属于福利依赖值得探讨、深究。  关于福利依赖问题的研究,在西方国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在吸收西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从主客观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农村低保福利依赖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福利依赖概念的核心是农村低保家庭和普通居民家庭相比,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依赖低保金的救济而生活。并进一步提出了判断农村低保户是否存在福利依赖的四个维度:一是观察农村低保户的状态(懒汉);二是他们是否有就业和获取技能的意愿;三是贫困是否有代际文化的传递;四是是否是制度层面导致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论文以河北省井陉县的低保户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低保户、普通居民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者进行了调研,其中将低保户细分为有健全劳动能力的和有部分劳动能力的两类,分别进行了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数据统计。结合访谈的结果,分别从农村低保户的状态、低保户就业和获取就业技能的意愿、贫困的代际文化传递以及制度层面四个维度对河北省井陉县是否存在福利依赖问题进行了研究;结合调查问卷的结果,将两类低保户和普通居民进行了比较,从不同群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的差别对河北省井陉县是否存在福利依赖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的研究结论是河北省井陉县存在低保福利依赖的个别现象,有部分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福利依赖倾向较严重。  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论文从农村低保制度设计、运行存在问题、“附带福利”影响低保对象的选择和有部分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解决问题”困难三个方面分析了河北井陉县个别低保福利依赖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优化低保政策设计、降低福利依赖的诱因以及拆分低保身份和“附带福利”和激励有部分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解决问题”的建议,以防止农村低保福利依赖问题扩大,并对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点,在一至六年级的全学段都将计算教学列入学习目标之中.良好的计算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深入进行数学内容的学习,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与逻
在现今学习阶段,小学阶段是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的初级阶段,也是启蒙的阶段,教师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还要做好学生的教学实践工作.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了解到教学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