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阐释学角度比较《德伯家的苔丝》中译本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isna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它涉及到很多因素,其中影响翻译过程及翻译结果最关键的因素是译者、源语文本、语言文化及目的语读者。多半中西翻译理论都是围绕这几个主要因素讨论的。归根结底,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就是对意义的讨论:意义是否具有客观性?作者的意图是否可以转移到目的语文本中来并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源语文本是否有一个唯一正确的意义?中西翻译理论史都可以描述为一部从追求意义的客观性、理解的唯一性到承认意义的主观性和同一文本具有多义性的历史.阐释学(hermencutics)是20世纪60年代后流行于西方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文艺理论流派之一。它是关于主体对文本客体理解、认识过程的一般理论,是一门专门研究意义的学科。因此,现代阐释学理论对翻译研究很有借鉴意义。本论文旨在从阐释学的角度对19世纪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所著《德伯家的苔丝》的译本进行比较研究。主要运用历史性误读、文化过滤、偏见等阐释学的基本原理对译本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对比译本以张谷若先生的经典之作为主和其它分别由孙致礼、孙法理和吴笛翻译的译本进行比较,由此得出:(1)由于人类理解的历史性,无论是阐释的主体还是客体都必然置身于历史之中,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局限性和特殊性,所以本论文指出:真正的理解不是去避免或克服历史局限性,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如何正确地历史性评价译本。(2)我们一来到这个世界,就被既定的历史、文化、语言等因素所浸染,这种自身存在状态就是一种偏见,是合法的偏见。就是这种偏见才使得译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展现。所以本论文指出:由于文本意义的开放性,任何对文本的阐释都会导致创作性翻译,因此多译本存在是必要的。(3)由于时间和环境的差距,原作者和阐释者彼此视界必然有所不同,是无法消除的。所以本论文指出:由于视界的不同,文化过滤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且是合理的存在着,译者应努力靠近原作的视界去领悟原作的意义。
其他文献
通过对拉萨市发展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有利自然条件,便捷的交通条件,丰厚的支持政策等分析,得出大力发展拉萨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当前实现小康西藏和生态西藏的目标非常
随着3月1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记者会的结束,轰轰烈烈的2017年全国两会正式落下了帷幕。“两会”期间,去产能、环保、新电改、“三弃”等有关能源行业发展战略的问题不断被各个行
从大学毕业直到现在,他的一生与绿色有着不解之缘;他虽已退休,年近古稀,却依然精神瞿烁,活跃在岭南林业科技生产的第一线。卢起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的绿色事业,兢兢业业,无怨无
2017年8月16日-18日,为期三天的第九届广州国际太阳能光伏展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馆A区举办。该展已连续举办8年,是全球光伏企业促进贸易、推广品牌的商贸平台。作为业
2019年,对国内不少半导体生产企业而言,是较为艰苦的一年。受外部多重因素影响,半导体特别是存储芯片产品的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社会发展影响下,人们生产生活中的用水需求越来越大,对于污水处理量也大大增加。污水处理当中,初沉沉淀池、二沉池等池体的容积也越来越大。传统的水池设计中其水压和温度应
小节原指与原则关系不大的琐碎的事情,譬如过于烦琐的礼节,倘能抛开,生活自是轻松潇洒.但不少人有意无意地追求一种所谓的"潇洒",把自身存在的一些小毛病、坏习惯当作无伤大
2003年,全国林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林农群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坚持节约资源、集约利用、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政策的首要任务。重庆中机龙桥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机龙桥热电)作为中国浦发公司响应国家西部大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人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方法用光镜观察体外培养前生发泡期(GV期)、培养后生发泡破裂但仍处于MⅠ期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和达到MⅡ期的成熟卵母细胞的形态,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