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且病理多样性的精神障碍疾病。目前关于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没有确定的说法。精神分裂症症状主要可以分为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损伤三大类。目前关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没有统一而有效的治疗方案。这对患者和社会而言都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初级视觉网络受损,这很有可能是造成精神分裂症症状的重要原因之一。近些年,磁共振成像以其较高的空间分辨率、非侵入式等优点,对探究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本研究以磁共振为基础,重点研究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初级视觉皮层的功能和结构偏侧性。同时结合任务态视觉刺激研究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初级视觉网络内和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差异。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部分,结合功能和结构磁共振数据,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视觉皮层的偏侧性。分别计算了初级视觉皮层和基底节系统的功能连接密度、体积(volume)、各向分数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on,MD)指标的偏侧性。并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做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梭状回和纹状体体积左侧偏侧性增加,丘脑体积左侧偏侧性降低。我们也发现了精神分裂症特异性平衡改变了枕中回和丘脑亚区MD的偏侧性。同时,枕中回的FA值出现左侧偏侧性降低。此外,枕中回和丘脑的偏侧性指数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相关。而在功能偏侧性中却没有差异结果。这些结果表明了精神分裂症初级视觉皮层和基底节系统结构的异常不对称性。第二部分,重点研究了精神分裂症初级视觉网络的功能障碍。首先计算了稳态视觉诱发电位和光栅刺激在不同条件下初级视觉网络的激活情况。再结合两个任务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初级视觉网络内和不同网络间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显示,在稳态视觉诱发电位刺激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舌回脑区激活显著较高。同时光栅刺激的组间对比结果显示,两组主要激活差异脑区分布在双侧顶上回和左侧中央前回。在ICA挑选的11个网络成分中我们发现,两组在不同任务刺激下初级视觉网络内的右侧距状裂、基底节网络内的左侧尾状核和左侧壳核以及突显网络内的左侧脑岛功能连接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同时网络间功能连接发现,在光栅刺激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底节网络与小脑网络间功能连接降低,感觉运动网络与小脑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升高。这说明,精神分裂症患者视觉网络障碍,不仅仅是初级视觉网络内功能连接异常,还可能是网络间功能连接出现异常。综上所述,本研究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初级视觉网络异常。结果发现精神分裂患者的初级视觉皮层和基底节系统结构出现异常不对称性。同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初级视觉网络内部以及不同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出现差异。我们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增加对精神分裂症初级视觉网络的理解,为研究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学提供新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