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俄罗斯远东地区埃文基族一个村落的文化传承与振兴为切入点,展现小民族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本民族文化生态濒危,挺身致力于民族文化振兴的经历,旨在为中国东北内蒙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重建提供域外经验。J.斯格特、J.博德利的研究都表明:现代国家发展建设,往往以贬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乃至牺牲其文化生态家园为代价,甚至把剥夺原住民生态资源并改变其传统生计当成天经地义。其长远结果是主流社会跟少数民族一同受害。这个进程是不是客观规律不可逆转?人类发展是不是以弱肉强食为游戏规则?文明对文化是不是在劫难逃的命运?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否必须以牺牲少数民族文化、破坏民族地区生态为代价和前提?换言之,演进几万年的人类“传统与现代”之间,可不可能达成F.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1887)、K.波拉尼的《大转变》(1844)呈现的动态平衡中庸之道?本文从考察目标社区居民复兴本民族文化的努力入手,呈现俄罗斯远东小民族精英近30年来如何发挥主体能动性,依托国家政治制度和政策法规,跟地方及联邦政府协调行动有效抵制主流文化霸权,追求民族文化重建与社会权力结构再平衡的过程、成效及经验教训。本文主体由五个部分构成:绪论、正文三章、结论。绪论提出本文的问题意识,并在评估本领域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的创新、研究路径和田野工作过程。第一章目标社区民族概况呈现埃文基民族在俄罗斯三个不同时期的经历状况,通过阐释社会文化史形成今昔对比框架。第二章描述目标社区两位埃文基精英复兴民族文化的能动创意,呈现俄罗斯远东小民族文化复兴动力机制:精英活动催生政府和社会积极性,政府与高校致力复兴民族文化,蔚成社会风气。第三章讨论国家文明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是否阻碍国家社会文明发展?现代化是否非具有把民族文化置于死地的使命?笔者的初步结论是:国家文明与民族文化互为表里,应该相辅相成。结论回应诸论问题意识,参照俄罗斯远东边疆小民族埃文基经验,结合中国需求探讨东北内蒙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重建路径:按照中共十八大报告为民族工作确立的任务和目标,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入手更新观念,推动“从社会发展史到文化生态学”的学术研究范式转换和国家发展方式创新,进而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争取国家民族发展和谐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