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政治对公务员庸懒散行为的影响机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84545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务员庸懒散行为是指公务员在履职责期间为谋取个人私利对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造成伤害的消极组织行为。它不仅会影响公务员自身职业生涯发展,还可能对政府效能和公信力、以及公共服务质量产生消极效应。如何厘清和治理庸懒散行为成为研究者和管理实践者面临的共同课题。  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作为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构成,是影响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以及政府行政效率、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管理策略。因此,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的设计。然而,无论绩效考核体系设计多么科学,政治性因素在其中的影响始终是无法避免,它导致员工所得到的绩效考核结果与其实际绩效表现呈现出偏差,继而与他们的绩效回报也被扭曲。这不仅未实现绩效考核预设的正向激励效应,反而使其成为一种负向激励,可能会诱发员工各种消极心理和组织行为,如庸懒散行为。由此,本研究基于组织政治视角考察了绩效考核政治对我国公务员庸懒散行为的影响机制。  通过实证检验,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第一,绩效考核政治与公务员庸懒散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第二,心理契约违背在绩效考核政治与公务员庸懒散行为之间不具有中介作用。但研究发现,绩效考核政治与心理契约违背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第三,组织支持感在绩效考核政治与公务员庸懒散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第四,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绩效考核政治与公务员庸懒散行为、绩效考核政治与心理契约违背、绩效考核政治与组织支持感之间均发挥负向调节效应。第五,个体政治技能在绩效考核政治与公务员庸懒散行为、绩效考核政治与心理契约违背、绩效考核政治与组织支持感之间均发挥负向调节效应;第六,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工作年限、月工资收入、职位级别七个人口学统计变量对公务员庸懒散行为并无显著的差异性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研究从组织、领导、个体三个主体层次探讨了我国公务员庸懒散行为的治理策略。首先,绩效政治在组织绩效考核过程中是无法避免,作为组织管理者要正视这一点。其次,公共部门应充分利用绩效考核政策和技术来抑制绩效考核政治对公务员庸懒散行为的消极影响。再次,公共部门管理者应提高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质量来缓解绩效考核政治对公务员庸懒散行为的消极影响。然后,提升和改善公务员个体的政治技能。以上这些对策建议为相关管理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与参考。最后,论文对本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局限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政府是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掌舵者。政府治理方式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成效。福建省泉州市是中国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是泉州
特殊工时管理是指政府部门(主管部门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处应从事工作的时间不同于样榜性工作时间的情况实施调控的行为及工作,是以特殊工时制度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