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磨刀门是珠江网河八大入海口门中较大的口门之一,是西江干流的主要出海口,其上游河段的磨刀门水道是珠江网河区的主要入海水道。磨刀门水道是中山、珠海和澳门的主要用水水源。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磨刀门水道多次发生严重的咸潮上溯,严重影响中山、珠海和澳门供水,对沿程城乡居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磨刀门水道的咸潮活动规律,分析近年来磨刀门水道咸潮上溯加剧的原因,可以为有关部门应对咸潮灾害以及磨刀门口门整治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大量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河口动力学、河床演变学、水文学、动力地貌学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在分析磨刀门咸潮活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从河道地形变化、口门地貌演变、潮汐动力变化和径流动力变化等诸方面来研究近年来磨刀门水道咸潮上溯加剧的原因。
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河床挖砂和80年代以来的口门围垦整治工程导致:口门水域面积减小,纳潮容积减小,枯季潮水位升高;口门以上河段河床普遍下切、河槽容积增大,枯季潮水位降低,进潮量增加。同时口门滩涂围垦导致原内海区消失,内海区“调淡”作用丧失。因此,造成近年来磨刀门水道咸潮加剧上溯的主要原因:一是河床挖砂导致的磨刀门上游河段河床下切、河槽容积增大,枯季水位降低;二是口门围垦整治工程导致的口门枯季水位升高以及原内海区“调淡”作用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