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磨刀门水道近年来咸潮上溯加剧的原因分析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66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磨刀门是珠江网河八大入海口门中较大的口门之一,是西江干流的主要出海口,其上游河段的磨刀门水道是珠江网河区的主要入海水道。磨刀门水道是中山、珠海和澳门的主要用水水源。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磨刀门水道多次发生严重的咸潮上溯,严重影响中山、珠海和澳门供水,对沿程城乡居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磨刀门水道的咸潮活动规律,分析近年来磨刀门水道咸潮上溯加剧的原因,可以为有关部门应对咸潮灾害以及磨刀门口门整治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大量实测资料为基础,采用河口动力学、河床演变学、水文学、动力地貌学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在分析磨刀门咸潮活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从河道地形变化、口门地貌演变、潮汐动力变化和径流动力变化等诸方面来研究近年来磨刀门水道咸潮上溯加剧的原因。 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河床挖砂和80年代以来的口门围垦整治工程导致:口门水域面积减小,纳潮容积减小,枯季潮水位升高;口门以上河段河床普遍下切、河槽容积增大,枯季潮水位降低,进潮量增加。同时口门滩涂围垦导致原内海区消失,内海区“调淡”作用丧失。因此,造成近年来磨刀门水道咸潮加剧上溯的主要原因:一是河床挖砂导致的磨刀门上游河段河床下切、河槽容积增大,枯季水位降低;二是口门围垦整治工程导致的口门枯季水位升高以及原内海区“调淡”作用的消失。
其他文献
城市的发展同新月异,公交线路也日渐增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建小区大量出现,给人们选择出行乘车线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旅游城
梁子湖是湖北省的第二大湖泊,其生物多样性和特有性高,是我国许多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的重要保存地,被专家称为“化石型湖泊”和“物种基因库”。一直以来,梁子湖生态环境
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的主体部分,也是具有特殊景观格局的生态-经济敏感区。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经济发展落后,保护环境、发展生产始终是其面临的首要任务。小流域既是区域
在信息化、市场化、区域化和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从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和运行规律可以看出,区域经济一体化能产
游憩空间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在当今,选择休闲、旅游(或其他方式)作为一种生活情趣已成为普遍的行为方式,游憩空间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感受文明、融于自然、理解文
近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迅速发展,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与居民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公共设施布局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金普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之一,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