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青霉烯类(Carbapenems)抗生素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具有全新结构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化学结构特点是青霉烷母核1位的硫被碳取代,在二位具有双键,这种结构复合了青霉素五元环和头孢菌素共轭双键活化β-内酰胺的作用,使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和极广的抗菌谱,并对β-内酰胺酶稳定,因此十分引人注目.帕尼培南(panipenem)是由日本三共(Sanyo)公司开发,1993年12月首次在日本上市的碳青霉烯类药物.作为第二个上市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帕尼培南与无抗菌作用且对帕尼培南无影响的有机阳离子输送系统抑制剂贝他米隆(betamipron)1:1配合使用,对各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对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厌氧菌和需氧菌均有广泛的抗菌谱,抗菌作用强度与亚胺培南(imipenem)等同或更优.由于贝他米隆较西司他丁(Cilastatin)合成成本低,工艺简单,所以帕尼培南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价值.该药目前国内尚无生产,主要依赖进口.本论文通过对帕尼培南新的合成方法的探索,成功合成了两个关键中间体(3R,5R,6S)-6-[(1R)-羟乙基]碳青霉烷-2-酮-3-羧酸对硝基苄酯和(3S)-3-巯基-1-对硝基苄氧羰基吡咯烷,并详细研究了两个关键中间体的合成路线,进行了工艺改进和中间放大可行性研究,为帕尼培南的进一步合成研究打下基础.本论文所合成的所有中间体均经谱学确证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