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引发了“产能过剩”、“资源配置失调”等问题,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经济发展质量得到重视,并且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使得银行风险偏好下降,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呈现出短期化特点,融资约束问题更为严峻。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从微观企业内部寻求解决方案,有效治理非效率投资现象。于微观企业而言,企业的投资决策直接影响经济利益的方向,投资效率的高低反映了企业运营管理的质量,决定了企业能否稳定持续发展。管理者是企业投资活动的重要决策者,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运行、完善以及评价整个过程中,管理者同样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本文从能力的视角,分别考察了管理者能力对内部控制质量和投资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内部控制质量是否是管理者能力影响投资效率的中介变量。本文以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2011-2017年的数据对样本公司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对假设加以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制造业公司投资不足更为普遍,但投资过度的公司偏离估计投资水平的程度更严重。(2)整体上管理者能力与投资效率正相关,分样本进行检验发现管理者能力对非效率的显著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投资不足样本,虽然与过度投资也存在负相关关系,但是这一关系并不显著;进一步将投资不足样本分产权性质进行检验,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管理者能力对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更显著。(3)管理者能力对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有促进作用,即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4)内部控制质量是管理者能力影响投资效率的中介变量,管理者能力对投资效率促进作用有一部分是通过改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来实现的;在投资不足样本中同样发现了内部控制质量的中介作用。本文的意义在于:(1)从能力的视角分别探讨了管理者能力对内部控制质量和投资效率的影响,拓宽了高层梯队理论的研究角度,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公司改善内部控制质量与投资效率增添了新思路。(2)证明了管理者能力可以通过改善内部控制质量进而提升投资效率,为管理者能力影响投资效率提供了过程证据,深化了公司对“人”的认识,促使管理者个人提高自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