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构造地貌分析与河流发育——数字地貌、年代框架与动力机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engwa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中国大陆的地表高程西高东低,而其地貌景观具有极其显著的三级阶梯特征,长江自西向东横跨大陆,最终汇入东海。 大陆构造地貌的演化过程及河流的发育时限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文中选取长江流域为主要研究区域,并以数字地貌分析、裂变径迹冷却年龄、下地壳流变构造地貌动力机制为主要研究手段,利用SRTM数字高程模型、NGAA全精度数字河网以及Landsat遥感图像进行的数字地貌分析直观表示出泛大陆夷平面的赋存状况和古水系的流向及其他特征;而集中于26.6Ma-19.2Ma,11.6Ma-8.6Ma,4.5Ma-2.9Ma三个时间区间的河流沉积物裂变径迹冷却年龄峰的将三级台阶的地貌演化以及河流发育时限整合到年龄框架中;通过对下地壳流变层动力机制的进一步讨论以及对四川盆地与济阳盆地沉积相古地理特征进行的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中国大陆在第三纪早期的地貌特征表现为东高西低,但在老第三纪与新第三纪交替的时候(26.6Ma-19.2Ma),地形开始向西高东低转变,并很可能在此后经历了泛大陆的统一夷平作用。此后,作为第一级台阶的高原地区进一步升高,通过下地壳的流变作用,局部升高的高原地区逐渐向北、向东以及向东南方向扩散,在11.6Ma-8.6Ma,中国大陆的三级地貌阶梯初步形成,原因可能是高原的再次隆升抑或高原的东西向伸展垮塌,其实现依赖于下地壳流变层的物质流动,这次构造事件也结束了上一期的构造一夷平的平衡关系,将整个大陆的地貌带入的新的地貌调整周期。现今长江的演化与贯通便主要发生于最新的一次地貌调整周期内。即长江形成贯通于4.5Ma-2.9Ma之间。发生于而在11.6Ma-8.6Ma的构造事件,是结束夷平期并使得全大陆进入新一轮的构造调整期的直接原因,夷平面分解,水系河网也因而开始新一轮的改组,调整的速率因不同地区的构造地貌特征不同而有所不同,现今长江的各河段水系均在这一轮调整中接续贯通,从而成为横贯大陆的中国第一大河。 最后,在构造地貌演化历史与长江发育时限的基础上,进一步推断出中国大陆相对古高程的演变规律。示意性的表示出了50Ma-19.2Ma、11.6Ma-8.6Ma、4.5Ma-2.9Ma各时间段比较可能的大陆高程分布状况。
其他文献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在毕节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但矿产资源在目前毕节地区经
麦盖提斜坡位于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本次研究以区域地质构造背景为制约,运用断层相关褶皱分析、走滑断裂构造分析、平衡剖面/构造演化剖面分析、反转构造分析等方法,建立麦盖
根据醋酸淋溶实验的结果,本文在西峰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共选取33个典型黄土层样品,西峰红粘土7个样品,QA-I剖面中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上选取65个黄土层样品进行对比研究,以探
本文运用GIS手段对东南亚地区斑岩铜矿床进行了成矿潜力预测。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首次基于数据库系统在东南亚地区利用GIS评价方法开展斑岩铜矿资源潜力评价预测,通过矿
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作为气候预测的背景值,在气候研究中尤为重要。深海氧同位素3期内发现了千年尺度的Heindch事件和Dansgaard-Oeschger(D-O)旋回,使整个MIS 3阶段极不稳定
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处华北板块北缘中段,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结合部。前人在研究华北板块内部前寒武纪麻粒岩地体和新生代火山岩的麻粒岩和辉石岩捕虏体时,发现华北板块在中
2月8日晚8时许,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垄上行》栏目在直播《贫困县里的办公楼》节目时,因主持人言辞不够客观甚至过于不冷静,在节目还在直播的情况下,临时撤换主持人,引起
中央电视台、各省市电视台、国内外影视制作机构、独立制片人: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际性纪录片影展。影展自2012
黑龙江省砂金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漠河、呼玛、黑河、嘉荫等地区,与砂金的集中分布不同,黑龙江省的岩金矿分布十分零散,砂金矿和岩金矿的分布明显不对应.因此,研究砂金的成因以
水稻叶片形态相关突变体的挖掘是进行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株型改良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从60Co-γ辐射的籼稻粤丰B后代中鉴定一个卷叶突变体,命名为rl11(t),该突变体表型为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