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争儿童文学的表现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大量的国内外战争儿童文学文本分析着手,阐述战争题材在儿童文学中表现的特异性。论述作品应该如何走入儿童心灵深处来体现儿童对战争的独特认识,如何赋予儿童正确的战争观及心灵上的启迪,让儿童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希望与憧憬,带给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如何以儿童喜爱并且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表现战争题材。并从解读文本入手,分析中国战争儿童文学的创作状况及存在的缺失,并分析其出现缺失的原因所在。 论文主要从三大部分来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指出“战争儿童文学”这一说法的来源以及本文中这一说法所涵盖的范畴;战争题材在儿童文学中表现的特殊性及战争儿童文学的意义。第二部分着重从文本的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一,如何用别出心裁的方式表现对战争的总体认识;二,如何从儿童作为战争亲历者的角度来表现战争;三,如何从儿童作为战争非亲历者的角度来表达战后对战争的认识;四,如何表达对和平的殷切企望。第三部分则对中国战争儿童文学的状况进行分析,分析其缺失所在并探究存在缺失的原因。论文主要从儿童文学的专业知识及儿童心理学角度对文本进行理解、论述的,对儿童叙述视角、图画媒介、特有的故事情节设计、幻想手法等技法在战争儿童文学中如何运用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作为民间底层生存和现代权力关系的“最佳结合体”,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文本描写当中,“村长/村支书(农村基层干部)形象”都呈现出一种比较独特的面貌。本文以其作为研究对象,目
本文尝试从现代诗学的角度,即从现代诗学概念中“诗歌最小的审美单位”——意象,来探讨南宋伟大词人辛弃疾山水田园词中所蕴含的特殊审美情趣。 论文除了引言和结语之外,主体
本文对北村和史铁生创作进行了比较研究。问章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依次对两位作家所构造的形象世界、对话空间、创作题旨、信仰姿态等分章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艺术家”/“思
宫词产生于中唐,并在晚唐五代时期呈现出创作的繁荣景象。学术界对王建、花蕊夫人等作家的宫词作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多有论述,但迄今为止,对宫词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及范
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出现了类型化趋势。“恐怖”,作为一种特殊的美学元素,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恐怖小说,也日益受到广大读者的亲睐。 本文从较为宏观的视角来审视观察“恐怖
谶纬文献是汉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汉代政治、历史、学术、文化等都有重要认识意义和史料价值.然而,有关谶纬的萌芽、发展、兴盛及逐渐衰落,谶纬文献的形成、散佚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