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偶应力理论混凝土抗剪强度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e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然而抗剪强度迄今没有标准试验方法,在以往的研究中不同试验方法得到的抗剪强度取值差异很大,并且由分析可知剪力存在的区域往往还伴随着弯矩,即很难设计一种完美的纯剪切抗剪试验方法,但可通过力学理论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的方式推测抗剪强度。经典连续介质理论由于做了较多的简化,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计算结果无法很好地拟合试验结果,从而无法从理论层面得到较为精确地抗剪强度取值。偶应力理论是更为广义的一种连续介质理论,它基于经典连续介质理论,但它把介质中的每一点看做具有微尺寸的微结构,在本构方程中引入了材料内部特征长度—内禀尺寸,其微元体不仅存在经典连续介质中的应力,还存在偶应力,由此可以响应宏观受力时的弯矩,从而能够给出更精确的抗剪强度取值。本文基于ABAQUS二次开发建立偶应力理论的混凝土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采用最大拉应力破坏准则,通过数值模拟与试验数据相拟合的方式研究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取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通过对不同混凝土强度、不同尺寸的抗折试验的数值模拟确定混凝土的特征参数,主要是内禀尺寸和极限拉应力的取值。模拟结果表明基于偶应力理论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能更好的吻合试验结果,因此最大拉应力破坏准则是可行的,其极限拉应力的取值可以取为混凝土抗折试验的标准试件抗折强度,并且给出了不同强度混凝土的内禀尺寸取值。(2)根据(1)中得到的内禀尺寸和极限拉应力取值,对四点剪切梁进行模拟研究,主要考虑了不同尺寸、不同缺口位置、不同加载点位置以及不同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借助于不同的正应力/切应力比值与计算剪应力取值,推测了不同强度混凝土的抗剪强度取值,约为0.085~0.121倍的混凝土标准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3)对其他混凝土抗剪加载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剪切面的应力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矩形梁直接剪切试件、"Z"形试件、改进的"Z"形试件及剪切盒直剪试验受压应力的影响较大,距纯剪切状态相距较大,尤其是基于经典连续介质理论的计算结果,而基于偶应力理论的计算结果则有明显改善,结合四点剪切梁的计算结果给出了混凝土抗剪强度的最终取值,约为0.095倍的混凝土标准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
其他文献
开放直流母线可以实现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充电桩、空调等各种直流设备自由接入,对于提高电网对大规模分布式电源的接纳能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行业需求大的环境下,用户侧储能极具发展潜力。但是安全防护和容量灵活配置等关键问题制约了用户侧储能的快速发展,其关键在于储能系统拓扑结构的选择。本文围绕着适用于用户侧的、支持开放直流母线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展开研究,
学位
学位
作品说明:"亿城科技"项目设计是为客户打造互联网云共享办公的综合体,对于空间功能置入了同步会议厅、办公娱乐文化、头脑风暴共享区等多个灵动的组织单元;会员客户可以沉浸在极致舒适的环境与共享办公的曼妙乐趣。
期刊
学位
学位
铁路作为我国输送旅客和货物的主要途径之一,组成系统异常复杂,任何细小部件的微小损伤都有可能对铁路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的影响。现有的铁路故障检测系统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审核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一方面,庞大的数据给技术人员带来极大的工作负荷,产生的视觉疲劳直接导致误判错判。另一方面,人工排查的延时性,不能确保数据处理的及时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成熟,深度学习将充分利用采集到的列车数据,实现列车图像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