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1年我国重新发行国债,债务规模迅速增长,国债对于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1998年以来,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及国内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形势,我国开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国债在扩大内需、促进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2003年以后,我国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某些行业甚至出现了投资过热迹象,CPI指数持续走强,财政政策由积极财政政策转为稳健财政。同时,国债规模迅速扩大,国债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国债风险日益凸现。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国债风险和经济绩效成为国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发行者的角度出发,在对国债相关理论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理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国债的风险和经济绩效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国债发行与经济运行的回归分析探讨了国债发行量对GDP的影响,得出国债发行量与下一期GDP存在密切关系;其次,采用灰主成分分析方法,根据衡量国债规模的相关指标数据,对国债数量风险进行评估,在对CPI指数和我国国债实际运用现状的分析的基础上,评估国债金融风险和使用风险;并通过投资乘数和国债投资项目的感应度和影响力分析,对我国国债的投资绩效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降低国债风险,提高国债绩效的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