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大鼠异体肾移植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一种稳定,操作简便的不借助外科显微镜下的大鼠肾移植模型,并评价其效果。方法:以SD大鼠和Wistar大鼠分别作为供、受体。从腹主动脉原位灌注4℃肝素林格氏液。移植时,静脉用临时支架管(硬膜外导管),将供肾的下腔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作端端吻合,供肾腹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以及输尿管带膀胱瓣与膀胱吻合。结果:共完成105次肾脏移植手术,其中前期40次,主要是探索手术方法和训练显微外科技术,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经验。后期65次,手术时间(130±16)min,,热缺血时间小于20s,冷缺血时间小于50min,手术成功率90.77%。建立并改进了大鼠肾移植模型。结论:此模型手术操作简单、便捷、直观,简化了显微外科技术的设备要求,可应用于移植相关研究。第二部分:外周血CXCL9和CXCR3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表达及意义目的:探讨大鼠肾移植手术前后趋化因子CXCL9及其受体CXCR3mRNA的动态变化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以BN和LEW大鼠作为供体,LEW大鼠作为受体,建立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采用ELISA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动态检测大鼠术前后血清CXCL9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XCR3 mRNA的变化。另外同时检测血清肌酐水平。结果:实验组大鼠血清CXCL9,外周血淋巴细胞CXCR3 mRNA及血清肌酐表达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血清CXCL9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XCR3 mRNA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3,5,7天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第1天血清肌酐在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3,5,7天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XCL9和外周血淋巴细胞CXCR3 mRNA的表达与排斥反应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辅助敏感指标。第三部分:CXCL9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抗血清的制备目的:构建大鼠CXCL9的大肠杆菌重组表达质粒,并表达于BL21(DE3)中。表达的目的蛋白SDS-PAGE电泳分离纯化后免疫大白兔,获得大鼠CXCL9抗血清(多克隆抗体)。方法:人工合成的大鼠CXCL9 cDNA片段被克隆至pET32a(+),重组pET32a(+)/CXCL9转化进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下表达融合蛋白,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与免疫佐剂混合后主动免疫大白兔,制备CXCL9抗血清,ELISA和Westernblotting检测抗体的特异性。结果:经基因克隆及重组技术,获得了CXCL9融合蛋白,其表达形式为无可溶性包涵体,此包涵体蛋白经Ni2+亲和层析能有效纯化;以该蛋白免疫大白兔制备了CXCL9抗血清。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CXCL9表达载体,获取了重组CXCL9蛋白,制备了高效价的CXCL9抗血清。为其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第四部分:CXCL9抗体对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目的:探讨CXCL9抗血清(多克隆抗体)对大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明确CXCL9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Brown-Norway(BN)大鼠为供体,Lewis(LEW)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动物模型。受体随机分为4组,(1)Ⅰ组:急性排斥对照组,腹腔注射正常大白兔血清5ml.kg-1.d-1;(2)Ⅱ组:抗CXCL9血清5ml.kg-1.d-1腹腔注射组;(3)Ⅲ组:环孢菌素(Cyclosporine,CsA)2mg.kg-1.d-1肌肉注射治疗组;(4)Ⅳ组为:抗CXCL9血清+CsA组,剂量和方法同上Ⅱ组和Ⅲ组。观察术后4组大鼠存活时间,术后第5天移植肾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血肌酐/尿素氮(Cr/BUN)、IL-2表达水平,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D4+T细胞和CD8+T细胞在移植肾内浸润情况,CXCR3 mRNA在移植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Ⅱ组、Ⅳ组受体鼠存活时间分别为(11.75±1.26)d和(18.25±1.70)d,较对照组Ⅰ组(8.00±0.82d)明显延长(P<0.05);Ⅱ组、Ⅳ组移植肾病理分级评分分别为(3.25±0.96)和(1.25±0.50),与对照组Ⅰ组(5.50±0.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Ⅱ组、Ⅳ组移植后第5天Cr水平分别为(131.87±7.48)μmol/L和(59.83±7.70)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Ⅰ组(332.16±45.14)μmol/L(P<0.01)。Ⅰ组移植肾CXCR3 mRNA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三组,Ⅳ组与Ⅱ组、Ⅲ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周血IL-2表达水平:Ⅰ组水平最高,与其他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Ⅳ组与Ⅱ组、Ⅲ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和Ⅳ组移植肾CD4+T细胞和CD8+T细胞浸润数明显下降(P<0.05),Ⅱ组、Ⅲ组和Ⅳ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Ⅳ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较对照组Ⅰ组明显减弱,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XCL9抗体可能通过中和受体大鼠体内CXCL9,阻止了CD4+T细胞和CD8+T细胞向移植物浸润,减少了IL-2的分泌,抑制了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从而对同种异体大鼠肾移植起免疫抑制作用,显著延长受体的存活时间。为其联合应用小剂量广谱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