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合浦汉墓群出土脆弱青铜器修复保护研究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zhe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合浦作为秦汉时期岭南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留下了丰富的汉代文化遗产。合浦汉墓群出土青铜器由于埋藏环境和出土后保存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保存状态极差,大部分通体矿化,破碎变形严重,一触即碎,并存在进一步加剧恶化的风险,亟待修复保护。然而,传统的修复保护技术对于脆弱青铜器的修复保护大多不适用,学界对于脆弱青铜器修复保护的研究也较少。鉴于上述问题,以广西合浦汉墓群出土的脆弱青铜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前期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系统阐述了器物的修复保护流程。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青铜鐎壶(器物编号87合文附M22:17整15)、青铜壶(器物编号87合文M15:24整22)、青铜壶(器物编号87合文M9:3整3)、无参考依据的残缺青铜器的修复以及一些特殊保存状态器物的保护等多种病害类型器物的修复保护,并将文物修复保护理念与原则很好的贯彻于实践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结论主要有:(1)合浦汉墓出土青铜器大部分脆弱矿化的原因可能与该批器物所处埋藏环境靠近海边,加之合浦地区雨水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土壤基本为酸性等综合因素导致。(2)在传统修复技术对这类脆弱青铜器大多不适用的情况下,借鉴使用了齿科模型蜡片作为翻模材料、精雕油泥作为塑型及翻模材料、刮板轮盘造型、无酸美术纸胶带和标签纸作为补配修复时的支撑材料,取得了很好的修复效果。(3)发现了利用酒精溶液作为对环氧树脂材料这类补配材料的进行平整的新方法。(4)通过对无参考依据的残缺青铜器的修复和一些特殊保存状态器物的保护等作为对现行文物修复保护理念和原则理解的实践探索,为学界提供案例参考。(5)为出土脆弱青铜器的修复保护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伴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临床护理模式持续改变,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有了全新的要求。医护人员资源短缺,工作任务增大,工作压力过大,也易给医
在对刷式密封制造工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自制了新型端面刷式密封环。在自制的实验台架上,对端面刷式密封进行了性能测试,得到了反应端面刷式密封静态和动态密封能力的泄漏曲
大数据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仅关系着企业的发展,而且对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也就要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将大数据时
随着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均GDP突破万元大关,消费升级快速发展,经济升级稳步推进。我国经济升级发展,既体现在微观和宏观层面,也体现
本论文旨在研究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LD)和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对环江香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9.5 kg左右
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经济业务的需要,审计模式在不断地进行改进。然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下仍然有诸多失败的审计案例,究其原因,多数为审计人员依据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信息进行
重金属离子由于生物富集作用在生物体内积累残留,最终通过食物链给人类带来一定的危害。本文针对Zn、Cu、Cr、As、Cd、Pb、Hg等七种重金属元素和有机化合物MeHg,于福建漳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