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焦虑下的逃离与回归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inian3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原突破”的氛围下,河南籍作家周大新平和、中正的写作态度显得弥足珍贵。他将自己定位为“平民作家”,“为家乡人立传”、“为平民立传”是他的创作宗旨。河南民间极度的生存苦难是作家们十分关注的写作主题,河南文学传统中一直有着关怀民生的现实性精神。周大新的小说存在着一种隐形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是双重的,不仅来自于物质生存层面,也来自于精神生活层面。他来自南阳农村,来自底层,他能够切身感受到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乡民们与生俱来的双重焦虑。因为周大新本人正是伴随着这种焦虑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也是被这种焦虑逼迫着逃离土地的一代人。这种焦虑让他的作品既有对形而下的生活本来面目的描摹,也有形而上的对人们心灵世界的叩问。他凭借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积极的写作态度去感受、去思考、去书写这种焦虑,也凭借着自己真实的乡村情感和对乡土的独家记忆真实地描绘底层农民生存的悲凉与无奈。面对焦虑,周大新从不逃避,他一直在积极主动地寻找民间生存的真正出路,尽管有时候这种出路带着知识分子的浪漫和狂想,但是任何疑难杂症的出现,也不能打消他写作的积极性。本文从四个方面出发,力图探讨周大新在创作过程中心路历程和风格的变化,以期对他的小说创作的内在驱动力作全方位的阐释。第一部分,周大新创作思想的形成和河南本地的生存现实有密切的关系。河南自古以来就是一块多灾多难的土地,这块土地上的人民所遭遇到的生存苦难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极度苦难的生存现实滋生了他们的生存焦虑也激发了他们独特的民间品格。第一部分第一节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探讨,这是周大新小说创作的整体大环境。另外,周大新作品风格的形成和他在中原大地上成长起来的童年记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二节将从周大新本人具体的生活经历出发追溯其创作思想形成的深层原因。第二部分,河南这块土地上的多灾多难,使得这里的人民世代拥有着逃离土地的梦想,向城求生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周大新也是一个带着贫穷记忆的逃离土地的乡下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暴露出它道德下滑及非道德主义、虚无主义的一面,来到都市以后的周大新面对都市生活的繁华与浮躁,抱着担忧和反思的心态,这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在这里乡村伦理和城市伦理甚至形成了一种紧张对峙的局面。周大新比较直接地揭露了中国城市和乡村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形成的这种紧张的关系,在道德困扰中他具有向乡村撤退的倾向。第三部分,“土地精神”可以说是河南历史上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学精神。这种精神既包括从土地上生发出的关注民生的道德立场也包括一种异常清醒执拗的人格特征。《湖光山色》再一次将周大新创作的目光拉回乡土,也是这种精神的具体表现,在这里他的创作实现了回归。回归土地之后他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盆地人民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价值观也经历着深刻的洗礼与变革。周大新真实而生动地展示了这一痛苦而富含生机的裂变过程,展示了故乡人民被卷入现代化进程中精神生态的恶化状况。在乡民们“向城市化求生”的过程中,他急切盼望着他们能够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路。第四部分,周大新的小说具有故事性,他一直坚持用说故事的方式写作。他植根于自己熟悉的故土,用一位军人睿智敏感的智慧和一个普通乡下农民的视角去感悟和记录着故土人民身边的故事。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人文精神出现衰落,许多作品往往缺少对人与生命的深沉关注,缺少精神层面的追求。周大新的小说拥有鲜明的是非观,人性中的善与恶、美好与丑陋都在文本中得到了具体的表现。他力图在乡村和都市、传统和现代的叙述中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反思一一展现给读者,为人们提供一面关照当代人精神风貌的镜子。
其他文献
目的为了避免单一利用额肌或上睑提肌矫正上睑下垂之弊端,探求更加满意的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2例30眼重度上睑下垂采用上睑提肌折叠与额肌瓣悬吊联合手术.结
借鉴传播学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新的视角。从传播学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定的社会信息传播活动和现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就是在一定的系统和环境中,教育者有
本文分别在固定床反应器和固体热载体法快速热解装置上对锡林郭勒褐煤、神木烟煤和沈阳废橡胶粉进行了热解及共热解研究。主要研究目的是考察了两种煤样分别和废橡胶粉共热解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过程中,跨国公司作为这一进程的主要载体,扮演着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角色。在技术日新月异的国际市场中,跨国公司己经进入了超竞争的时代,由于竞
本文对古代小说戏曲中的赵匡胤形象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其在不同时代的形象特点,以及其形象流变规律及原因。赵匡胤的生平事迹在史书、杂记中有比较真实地记载。历史上的赵匡胤
一、专业阅读与ESP教学国家教委1985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将大学英语分为专业英语阅读阶段和基础阶段。大纲明确指出了专业英语阅读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
2012年春,军事科学院历史所的领导同志来我家,谈起为纪念刘伯承元帅诞辰120周年,军科遵照胡锦涛主席的批示,受刘帅家属之托,领受了编纂《刘伯承年谱》的任务。他们说,你是军
本文以吴宽的思想和诗歌创作作为研究对象,以《家藏集》为研究文本,结合时代风气和社会背景,考查明代成化、弘治年间身为官场文人的吴宽所呈现的特点。文章从吴宽家世及其与
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众多学科之中的一个基础学科,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型教学方式应运而生,而且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校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