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人脸识别技术法律规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36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脸识别技术是指人脸识别设备对静态或动态中的人脸进行特征提取,并将其与数据库中采集的面部信息进行对比,以实现身份识别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具有采集方式非接触性、识别迅速、适用场景广泛等特点。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普及至社会生活及治理的各个层面,技术的高效便利也带来众多风险。在法律方面会引发隐私泄露风险、财产安全风险、社会及国家公共安全风险。由于面部信息带有特殊的文化属性,以或显或隐的方式表征着人格,因此在伦理方面存在侵犯公民意志自由、贬损公民人格尊严的风险。面部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中的生物识别信息,当前公民隐私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但由于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无处不在,社会公众总是被迫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采集面部信息。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亦存在诸多瑕疵:一是缺少对敏感个人信息的专门保护;二是法律保护体系不完善,立法过于分散;三是对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主体没有市场准入限制,对面部信息的处理权限没有边界;四是司法救济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文章首先从人脸识别技术的概念、应用场景和技术的局限性出发,分析现实中对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法律规制的现实困境,包括信息主体与信息控制权分离困境、“生物识别信息”概念适用困境以及权利救济困境,结合数字时代公民在公共场所的隐私期待可能性、不同技术应用领域的利益衡量及哈特的“承认规则”理论,为法律规制提供法律和理论基础,强调应克服人脸识别技术的使用乱象,平衡所涉及主体的利益,培育公民的“内在方面”。最后,文章从立法、执法、司法、行业自律、强化公民权益保护意识五个角度提出法律规制的实践路径。其一,立法上建议在进行法律规制时应对面部信息的不同流转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法律规制,区分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主体,明确人脸识别技术准入的立法边界,商业主体的应用应当采取严格限制的模式,在行业状况有所改善时可以改变规制模式,对政府机构主体应当采取事前许可模式,二者都应将面部信息的收集目的、途径等权限予以公布;其二,在执法上建议成立政府统一的监督管理机构,对人脸识别技术以审慎为原则进行事前审查,评估风险,对监管机构实施问责机制;其三,在司法救济上,建议应当首先明确权利救济的请求权基础,人格权请求权的使用不以构成侵权为前提,符合侵权构成要件时也可使用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请求权,应根据侵权类型明确侵权责任主体,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其四,在行业自律方面,建议首先通过深入地调研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对现有的行业规范根据数字时代的背景进行修改,同时进行补充;探索建立人脸识别行业保证金制度,保证金制度可以提升企业的诚信度,强化对信息主体的保护,规范行业秩序,做到有监管必有惩戒,当行业状况有所改善后,可以适当降低保证金比例,但同时仍应保持保证金的惩戒功能;其五,应重塑数字时代的人权价值观,确立数字人权的理念,面部信息是数字人权所关切的重要内容,对面部信息的采集和应用与数字人权的保护、保障和实现具有密切关联;塑造具备数字理性的信息主体,提高公众的理性认知,具备数字理性的主体能够在面对科学技术变革带来的便利和惊喜时保持理性,并对技术带来的风险有敏感的防范意识。
其他文献
<正>幼儿时期正处于快速认识世界、接触世界的重要阶段,当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有一定局限时,眼睛便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在家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幼儿近视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近视眼导致的视线模糊会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影响到其知识经验的获取与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严重阻碍幼儿健康成长。因此,预防近视要从幼儿期开始。
期刊
期刊
<正>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第7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在2023年9月以“注重行为干预融入日常生活”为主题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要求把关口前移与防控高度近视相结合,积极探索构建家校社宣传教育共育模式,把幼儿园作为近视防控“第一道关口”。
期刊
<正>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电路的连接方法(2)知道火线和零线的判别方法(3)知道保险装置的作用(4)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家庭电路各元件的连接方法(2)通过实验体验保险装置的作用,并认识新型保险装置(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2)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3)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期刊
以数字化转型-会计信息质量-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框架,选取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能够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高治理水平、低融资约束的公司驱动作用更大。机制路径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进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正>基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不达标情况的发生,有关部门已经建立了严谨的审核程序和体系,因此,企业应该更加关注财务资料的质量,树立一个更好的财务观念,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从而推动企业管理质量可持续提高。一、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出现问题的原因(一)营造良好企业业绩企业管理者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与条件。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许多经理人都把主要的
期刊
目的:分析金昌队列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与转归正常状况,探索影响NAFLD发病和转归正常的因素,建立NAFLD发病与转归正常风险预测模型,识别高危人群,进而为有效监测与及时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金昌队列基线和一期、二期随访数据,采用发病密度和转归正常率描述各组人群NAFLD发病与转归正常状况。使用多因素C
学位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的日渐普及,标志着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已经来临。信息技术对企业会计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极大地带动了会计信息处理方法的创新和优化。本文主要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指出大数据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对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信息处理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旨在为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最大程度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供助力。
期刊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不断发展,其中的大量数据参数又杂又乱,为企业整理统计其中的大量数据参数增加了难度,但是大数据的高速发展也对企业的多渠道信息带来了重要的优势。虽然大数据时代对企业的发展既是困难也是机遇,企业应该抓住大时代数据发展中的机遇,面对发展时出现的困难要尽力去克服,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信息质量,还可以促进提高企业的宏观经济视野与决策。据此,本文通过分析大数
期刊
工业文明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社会风险。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头顶悬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非但没有放下,反而越悬越高。大众媒体的报道是传递科技风险信息的重要渠道。因而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究媒体对人工智能风险议题的总体建构特征。本研究运用社会建构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并结合风险的社会放大模式,通过对新闻框架和话语进行分析的方法对人工智能风险议题的建构形式及其内容进行探索。研究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