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对肾脏囊性病变进行Bosniak分级,通过分级结果评估病灶的良恶性,探讨超声造影Bosniak分级在肾脏囊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Bosniak[1]分级系统是评估肾脏囊性病变良恶性程度的影像学标准,源于强化CT的影像学表现,通过观察病灶分隔数目、囊壁或分隔厚度、囊内是否有钙化和实性结节,以及注入超声造影剂后病灶的囊壁、分隔或实性结节是否有强化,对病变的良恶性程度做出分级。本研究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诊断为肾脏囊性占位的60例患者,采用双盲法通过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CEUS)对病变的良恶性程度做出Bosniak分级,把60例超声造影Bosniak分级结果与最终手术病理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了解超声造影Bosniak分级在肾脏囊性病变的诊断过程中是否具有临床价值。此外,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行增强CT(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CECT)检查,通过CEUS与CECT两种检查的Bosniak分级做比较,进行χ2检验,了解两种检查分级结果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全部60例患者CEUS和CECT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为Bosniak I-Ⅳ级的病例数分别为3、4、7、9、37例与1、5、7、26、21例。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后,其中恶性病灶33例,良性病灶27例。在27个良性病灶中,CEUS和CECT诊断为Bosniak I-Ⅳ级的病灶数分别为3、4、6、6、8例与1、5、7、11、3例。在33例恶性病灶中,CEUS和CECT BosniakⅡF-Ⅳ级的病灶数分别为1、3、29例和0、15、18例。将CEUS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值约0.621,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00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全部60例患者对CEUS和CECT两种配对检查结果进行χ2检验,P=0.274>0.05,两者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对良性病灶的27例患者两种配对检查结果进行χ2检验,经Fisher确切概率法统计,P=0.766>0.05,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同样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恶性病灶的33例患者两种配对检查结果进行χ2检验,经Fisher确切概率法统计,P=0.044<0.05,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与病理结果对照,CEUS与CECT诊断肾脏囊性占位良、恶性的准确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1.67%、66.67%、90.00%、77.50%与73.33%、74.07%、68.97%、77.42%,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性分别为93.94%、72.73%,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囊性病变的Bosniak分级标准虽然是根据强化CT的影像学特征提出的,但是同样适用于超声造影,且超声造影剂是一种纯血池造影剂,只存在于血管内,不会渗透到血管外间隙,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病灶内的微小血管,尤其对乏血供的病灶内部结构显示更加清楚。而且超声造影对肾脏囊性病变的诊断灵敏性及准确率要远高于增强CT,且漏诊率较低,在临床工作中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