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202个颅底的6个指标(枕骨大孔的横状面直径、纵状面直径、两种不同面积公式所得的枕骨大孔的面积、双侧乳突间距、乳突与枕骨大孔后远点距离和颅底特定三角形的面积)进行性别判别的研究。并通过这6个量化指标的研究,得出性别判别函数,提高法医实践中性别鉴定工作的准确率和效率。同时,填补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以及充实体质人类学数据库。[方法]选择的样本均为具有完整颅底的成年颅骨样本。这些样本部分是已知性别,部分是经过专家鉴定,取得一致性别判别结果。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各项指标。枕骨大孔的面积采用Radinsky的面积计算公式和Teixeria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特定三角形面积是根据双侧乳突间距和乳突到枕骨大孔后缘点的距离计算所得。测量采取一个人测量两次,并比较均值和测量值。如果差异大于0.5mm时,进行第三次测量,再取三次平均值。数据统计方法上采用二项逻辑回归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经研究得出,(1)男女枕骨大孔的矢状面直径都是大于横状面直径,这与枕骨大孔的类似椭圆的形状相一致。(2)男性的枕骨大孔的横状面直径及其矢状面直径的均值都比女性的值大。(3)男性双侧乳突间距和乳突到枕骨大孔后缘点的距离的均值均大于女性的值。(4)男性枕骨大孔的面积和双侧乳突与枕骨大孔后缘点围成三角形的面积的均值均大于女性的值。统计分析上,(5)每个指标都服从正态分布。通过t检验发现,枕骨大孔的横状面直径、枕骨大孔的两个面积、双侧乳突间距、乳突到枕骨大孔后缘点的距离均存在性别差异的显著性,而枕骨大孔的矢状面直径和上述三角形的面积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利用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的指标建立了回归分析模型为:P=e-0.117X1-0.318X3+0.139X4-0.001X5a+27.295/1+e-0.117X1-0.318X3+0.39X4-0.001X5a+27.295P值范围在0到1之间,如果P值大于0.5,则判定为男性;P值小于0.5,则判定为女性。(6)如果使用单个指标,枕骨大孔横状面直径(X1)的准确率为68.8%,矢状面直径(X2)的准确率为69.8%,双侧乳突间距(X3)的准确率为76.7%,乳突到枕骨大孔后缘点距离(X4)的准确率为70.8%,枕骨大孔面积(X5a,X5b)的准确率都为69.8%,三角形面积(X6)的准确率为69.8%。综合所有指标,使用判别函数,性别鉴定的准确率为77.2%。[结论]通过上述研究、讨论和分析,本研究的与之前相关研究的区别与创新点为:1.枕骨大孔的矢状面直径不能作为性别判别的要素。2.乳突间距可以作为性别判别的要素。在研究中,其作为单项指标判别率最高,判别率为76.7%。3.乳突到枕骨大孔后缘点的距离可作为性别判别要素,单项指标判别率为70.8%。4.通过对具有性别差异的五个指标{枕骨大孔横状面直径(X1)、乳突间距(X3)、乳突到枕骨大孔后缘点的距离(X4)、枕骨大孔的2个面积(X5a,X5b)}的统计分析得到性别判别函数为:(e=2.7182818...)P=e-0.117X1-0.318X3+0.139X4-0.001X5a+27.295/1+e-0.117X1-0.18X3+0.139X4-0.001X5a+27.295如果P值大于0.5,则判定为男性;反之,则判定为女性;如果P值等于0.5,则无法判别。